[實用新型]一種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供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88965.0 | 申請日: | 201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29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泰永創(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6 | 分類號: | B01D53/76;B01D53/56;F17D1/02;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張函;王春偉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焦爐 爐內脫硝 還原 供給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供給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空氣輸送管道、氨氣輸送管道及氮氣輸送管道。在焦化企業現有生產裝置的基礎上,分別將空氣輸送管道、氨氣輸送管道和氮氣輸送管道與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連通,通過調節送入焦爐爐內還原氣的成分比例,從而調節焦爐燃燒廢氣的脫硝效率,以使焦爐燃燒廢氣的脫硝效果滿足焦化廠的生產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焦爐燃燒廢氣凈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供給裝置。
背景技術
焦化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焦爐燃燒廢氣,這里所說的焦爐燃燒廢氣是指由煤氣與空氣在焦爐立火道內混合燃燒所產生的氣體。所產生的焦爐燃燒廢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如果直接排入空氣會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國家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現有焦化企業必須執行GB16171-2012排放標準。也就是說,焦化企業以后產生的焦爐燃燒廢氣在排放之前必須經過脫硝(即脫氮氧化物)處理。
目前,在現有技術中可利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工藝(SNCR工藝)對焦爐燃燒廢氣進行脫硝處理,該方法通過將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噴入到焦爐蓄熱室中,使還原氣中的活性成分與焦爐燃燒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脫硝反應,從而達到脫除焦爐燃燒廢氣中氮氧化物的目的。其中,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活性成分為氨,并由空氣作為載氣,且還含有一定量的氮氣。
由于焦爐是一種由耐火磚和耐火砌塊砌成的爐子,且焦爐爐內的脫硝區域是在焦爐砌筑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其位置是固定的。然而,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焦爐的生產能力和最好的熱工效率,在焦炭的生產過程中,需要經常性的調節焦爐的燃燒溫度,由此造成焦爐爐內各部位溫度都會發生變化,其中,焦爐爐內的脫硝區域溫度也不例外。焦爐爐內脫硝區域溫度的變化,會影響焦爐燃燒廢氣的脫硝效果,從而直接影響到焦爐廢氣的排放,因此,如何使焦爐燃燒廢氣的脫硝效果不受焦爐燃燒溫度變化的影響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供給裝置,以使焦爐燃燒廢氣的脫硝效果不受焦爐燃燒溫度變化的影響。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的供給裝置,包括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第一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及第二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
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還原氣組分進口、第二還原氣組分進口和還原氣出口;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的出氣口與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的第一還原氣組分進口連接;所述第二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的出氣口與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的第二還原氣組分進口連接;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的還原氣出口與焦爐連接;
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和第二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上均設置有第一調節閥,用于調節相應管道內氣體流量的大小;
其中,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包括氮氣、氨氣及空氣三種組分;當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為氮氣和氨氣時,所述第二還原氣組分為空氣;當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為空氣和氨氣時,所述第二還原氣組分為氮氣或空氣與氮氣的混合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上還設置有第二調節閥,用于切斷輸送管道內氣體的輸送。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和第二還原氣組分的輸送管道上均設有第一氣體流量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的出口端上設置有第二氣體流量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氣體混合器;所述氣體混合器安裝在所述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上,用于將進入焦爐爐內脫硝還原氣主管道內的空氣、氨氣和氮氣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泰永創(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泰永創(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889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