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水霧噴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78059.2 | 申請日: | 201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213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蘇海;吳梅;馮丕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曉萍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洞室隔塵 降塵 廢氣 水霧 噴射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水霧噴射裝置,包括高位集水池、位于洞室內平行洞室軸線分別布置于洞室兩側邊墻處的一端與高位集水池相通的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多根間隔環向平行布置于洞室拱腰以上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相通的環向支管,每根環向支管上裝有閘閥和多個霧狀噴頭,第一主管、第二主管遠離環向支管一端上分別裝有加壓泵、球閥。本實用新型隔塵、降塵、減少廢氣效果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相交洞室交通及施工領域,特別涉及的是一種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水霧噴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洞室很多四通八達,存在相交情況,而車輛在行駛中形成的尾氣,或是洞室開挖等施工中產生的廢氣、粉塵多數靠風機抽排,但對于長洞室、交通量大、地下洞室群施工卻很難控制,無法滿足環保要求,影響行人及職工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隔塵、降塵、減少廢氣效果佳的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水霧噴射裝置,包括高位集水池、位于洞室內平行洞室軸線分別布置于洞室兩側邊墻處的一端與高位集水池相通的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多根間隔環向平行布置于洞室拱腰以上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相通的環向支管,每根環向支管上裝有閘閥和多個霧狀噴頭,第一主管、第二主管遠離環向支管一端上分別裝有加壓泵、球閥,高位集水池及加壓泵組成了加壓供水系統;球閥、主管、支管、閘閥組成管道系統;霧狀噴頭組成了噴射系統。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加壓泵供水,主管輸水,環向支管及霧狀噴頭進行灑水,從而隔塵、降塵及減少廢氣,保障行人及職工身心健康。
本實用新型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水霧噴射裝置可以通過調換加壓泵的大小調節水流速度,改善水霧噴射的距離及狀態,可以通過閘閥的開合啟動或關閉某一段,能夠有效隔離粉塵、降低揚塵、減少廢氣,極大程度的保證了行人及職工的身心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剖面布置示意圖。
圖3為高壓集水池、主管、環狀支管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洞室隔塵、降塵、減廢氣的水霧噴射裝置,包括高位集水池1、位于洞室內平行洞室軸線分別布置于洞室兩側邊墻處的一端與高位集水池相通的第一主管3、第二主管3—1、多根間隔環向平行布置于洞室拱腰以上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相通的環向支管4。每根環向支管上裝有閘閥6和多個霧狀噴頭7。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上分別裝有加壓泵2、球閥5。高位集水池1負責蓄存水,加壓泵2負責供水,二者組成加壓供水系統。
第一、第二主管3、3—1分別采用Φ150鋼管制成;環向支管4由Φ25鋼管制成;球閥5為開關主管便于另一條檢修;閘閥6為開關支管,便于檢修,四者組成管道系統。霧狀噴頭7為一定間距(0.5m)布置于環向支管上,為噴射系統。
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時,應根據供水量確定高位集水池的大小,可通過調整加壓泵2的功率調節水霧噴射速度及距離;按需要布置支管的數量調節第一、第二主管3、3—1直徑;可利用球閥5開啟或關閉第一、第二主管;可利用閘閥6開啟或關閉環向支管4;可通過改變霧狀噴頭7噴孔的形狀、大小等從而改變噴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780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