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67067.7 | 申請日: | 2019-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10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古德福汽車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16/20 | 分類號: | B05B16/20;B05B16/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漆房 噴頭 本實用新型 自動生產線 表面開設 上表面 噴漆 烘漆 輸送帶 隧道 吹風風扇 電控推桿 風壓平衡 空間配置 外部干擾 旋轉電機 占地空間 自動除塵 自動噴涂 承載架 出料口 進料口 熱電阻 安置 電控 烘干 絲網 多層 夾手 流平 物流 壓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包括噴漆房、一對相同結構的烘漆隧道、一對相同結構的噴頭、一對相同結構的輸送帶、一對相同結構的熱電阻絲網、一對相同結構的吹風風扇、承載架、一對相同結構的壓板、一對相同結構的旋轉電機、一對相同結構的電控推桿和一對相同結構的電控夾手,所述噴漆房左側表面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噴漆房右側表面開設有出料口,一對所述噴頭安置于所述噴漆房的內上表面,一對所述烘漆隧道安置于所述噴漆房的上表面,本實用新型涉及噴漆自動生產線技術領域,不但節省占地空間,更便于整條生產線內的段間風壓平衡和物流空間配置,通過在線自動除塵、自動噴涂、自動推積流平與烘干,減少外部干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漆自動生產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
背景技術
噴涂技術已經在現有技術中非常成熟,尤其在人們越來越追求華麗外形的大環境下,噴漆技術越來越成熟。
在現有技術中,最原始的方法為人工噴漆的方法,但是其工作效率低,對工人技術要求較高,導致工人勞動強度大,并且給工人帶來嚴重的職業病的缺陷。在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操作,并且通過機械手噴漆保證了噴漆的均勻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但是現有的機械化設備還是將噴漆過程、風干過程以及烘干過程單獨加工,無法保證噴漆過程的連續性。從而增加了工人將工件放入工位,拆卸下,再放入不同工位,在每次放入和拆卸下過程中容易造成噴漆損壞,影響工件的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解決了現有的工人技術要求較高,導致工人勞動強度大,并且給工人帶來嚴重的職業病的缺陷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包括噴漆房、一對相同結構的烘漆隧道、一對相同結構的噴頭、一對相同結構的輸送帶、一對相同結構的熱電阻絲網、一對相同結構的吹風風扇、承載架、一對相同結構的壓板、一對相同結構的旋轉電機、一對相同結構的電控推桿和一對相同結構的電控夾手,所述噴漆房左側表面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噴漆房右側表面開設有出料口,一對所述噴頭安置于所述噴漆房的內上表面,一對所述烘漆隧道安置于所述噴漆房的上表面,每條所述烘漆隧道的內上表面均開設有凹槽,每個所述吹風風扇嵌裝在所述凹槽的內上表面,每個所述熱電阻絲網均嵌裝在每個所述凹槽的內部,每個所述旋轉電機嵌裝在每個所述烘漆隧道的上表面,每個所述壓板均安置于每個所述旋轉電機伸縮端的上表面,每個所述電控推桿均安置于每個所述壓板的下表面,每個所述電控夾手均安置于每個所述電控推桿伸縮端的下表面。
優選的,每條所述輸送帶上均設有掛鉤:該掛鉤用于掛需要噴漆烘干的物品。
優選的,每個所述烘漆隧道均開設有圓形通孔,每個所述圓形通孔內均嵌裝有吸風風扇:該吸風風扇用于排出噴漆房內的空氣。
優選的,每個所述圓形通孔處均安置有灰塵收集盒,每個所述灰塵收集盒內設有灰塵吸附板:該灰塵吸附板均用于除塵。
優選的,每個所述承載架下表面設有萬向輪:該萬向輪用于移動。
優選的,每個所述承載架側表面均設有把手:該把手用于推動承載架進行移動。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本裝置操作簡單,不但節省占地空間,更便于整條生產線內的段間風壓平衡和物流空間配置,通過在線自動除塵、自動噴涂、自動推積流平與烘干,減少外部干擾,大大提高產品效率和良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立體多層噴漆自動生產線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古德福汽車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古德福汽車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670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