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66374.3 | 申請日: | 2019-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74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賢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宏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E03F5/14;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35233 福州旭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春寶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水坑 隔板 可開合蓋板 本實用新型 第二區域 第一區域 地下室 中心對稱設置 活性炭 管道出口 管道連接 管理難度 過濾作用 排水裝置 抽水泵 抽水管 坑底面 上表面 底面 集水 下端 分隔 排水 鋪設 水質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設在地下室地面下的若干集水坑,所述若干集水坑均通過抽水管與管道連接,所述若干集水坑均勻分布于管道兩側,所述管道出口端設置有一抽水泵;所述集水坑中部設置有一隔板,所述集水坑設置有第一可開合蓋板和第二可開合蓋板,所述第一可開合蓋板和第二可開合蓋板以隔板為中心對稱設置于集水坑上表面的兩側,所述隔板下端延伸至集水坑底面,使得集水坑以隔板為中心被分隔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底面均鋪設有活性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及時排水,管理難度小,還能夠對水質進行過濾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場、大型商場、停車場、工廠、學校等工程,都要對地下空間內污水進行排放。現有技術中,設置在地下室中的集水坑或用于排水作用的柵格蓋板,一般都是現場制作,即使是現有的成品也沒有進行系統化,而且難以解決蓋板的支撐問題,且產品粗糙,強度和耐久性差;雖然現在也有傳統的抽水泵,但是傳統的抽水泵排水的話需要手動操作,還得配備專職人員進行管理,所以經常會出現排水不及時的狀況,耗費人力物力,且管理難度大。近年來也出現了浮球液位計聯動水泵起停的自動控制方式,雖排水效率顯著提高,但因泵坑內浮球數量多,經常出現浮球線纜交織在一起影響水泵正常使用,造成誤操作,影響排水效果。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裝置,能夠及時排水,管理難度小,還能夠對水質進行過濾作用,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來實現:一種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設在地下室地面下的若干集水坑,所述若干集水坑均通過抽水管與管道連接,所述若干集水坑均勻分布于管道兩側,所述管道出口端設置有一抽水泵;所述集水坑中部設置有一隔板,所述集水坑設置有第一可開合蓋板和第二可開合蓋板,所述第一可開合蓋板和第二可開合蓋板以隔板為中心對稱設置于集水坑上表面的兩側,所述隔板下端延伸至集水坑底面,使得集水坑以隔板為中心被分隔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底面均鋪設有活性炭;所述集水坑的左內側面設置有第一固定塊,所述隔板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對應設置,所述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上架設有一梯形框體,所述梯形框體上表面為敞開,所述梯形框體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隔板中部為過濾紗網,所述第二區域下表面上設置有第三固定塊,所述第三固定塊上表面設置有框體,所述框體左側壁下端開設有一開口,所述框體內設置有浮標,所述框體內上表面設置有一開關感應器;所述第二區域的內右側面上設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地面端,所述抽水管上設置有電磁閥,所述抽水管與所述管道連接;所述管道上設置有第一控制盒,所述抽水管上設置有第二控制盒,所述第一控制盒與所述第二控制盒無線通信。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可開合蓋板和第二可開合蓋板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梯形框體上表面兩端均設置有第三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紗網至活性炭的距離為h。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盒上設置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MCU,所述MCU連接有開關感應器、電磁閥驅動電路、無線通信電路和抽水泵驅動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盒上設置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MCU,所述MCU連接有開關感應器、電磁閥驅動電路和無線通信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宏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宏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663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