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維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模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65095.5 | 申請日: | 2019-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9219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許成伯;潘一;張伊銘;覃博倫;高靖添;蘇濤;楊雙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3/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3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水油藏 氣頂 氣體流量計 頂錐 量筒 氣液分離裝置 滲透性隔板 液體流量計 變化規律 底水錐進 方案設計 方便操作 開發管理 開發模擬 出氣 測量水 出氣口 出油口 儲水罐 進水口 注入井 注入口 閥門 殼體 可調 氣源 壓蓋 油藏 三維 開發 優化 | ||
一種三維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模擬裝置。它是由壓蓋、殼體、可調滲透性隔板、注入井、釆出井一號、釆出井二號、釆出井三號、釆出井四號、氣體流量計一號、氣體流量計二號、液體流量計、閥門、氣源、注入口、出氣口、氣液分離裝置、出油口、量筒、進水口和儲水罐組成的,該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測量水錐高度,從而計算出氣頂錐進高度和油藏臨界產量,探究底水錐進和氣頂錐進變化規律,優化氣頂底水油藏開發管理,指導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方案設計,減少開采成本,提高開發效益。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明了,方便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三維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氣頂底水油藏在開發過程中,氣頂底水逐漸推進至油藏,形成氣頂錐進和底水錐進現象,導致油井過早見氣見水、產油量驟減和含水率快速上升,嚴重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并導致開發費用增加。因此,研究氣頂底水油藏開采過程中臨界產量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維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模擬裝置,該裝置原理簡單,可通過測量水錐高度,從而計算出氣頂錐進高度和油藏臨界產量。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是由壓蓋、殼體、可調滲透性隔板、注入井、釆出井一號、釆出井二號、釆出井三號、釆出井四號、氣體流量計一號、氣體流量計二號、液體流量計、閥門、氣源、注入口、出氣口、氣液分離裝置、出油口、量筒、進水口和儲水罐組成的。壓蓋位于殼體上部,可調滲透性隔板置于殼體內部,釆出井一號、釆出井二號、釆出井三號、釆出井四號可分別與氣液分離裝置相連,閥門與注入井上端相連,氣體流量計一號與閥門右端相連,氣源與氣體流量計一號右端相連,注入口與閥門左端相連,儲水罐與液體流量計相連,氣體流量計二號與氣液分離裝置上部相連,出油口與氣液分離裝置下部相連,出氣口與氣體流量計二號左端相連,量筒位于出油口下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測量水錐高度,從而計算出氣頂錐進高度和油藏臨界產量,探究底水錐進和氣頂錐進變化規律,優化氣頂底水油藏開發管理,指導氣頂底水油藏開發方案設計,減少開采成本,提高開發效益。其結構簡單明了,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壓蓋、2.殼體、3.可調滲透性隔板、4.注入井、5.釆出井一號、6.釆出井二號、7.釆出井三號、8.釆出井四號、9.氣體流量計一號、10.氣體流量計二號、11.出氣口、12.氣液分離裝置、13.出油口、14.量筒、15.氣源、16.液體流量計、17.進水口、18.注入口、19.閥門和20.儲水罐。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由壓蓋(1)、殼體(2)、可調滲透性隔板(3)、注入井(4)、釆出井一號(5)、釆出井二號(6)、釆出井三號(7)、釆出井四號(8)、氣體流量計一號(9)、氣體流量計二號(10)、出氣口(11)、氣液分離裝置(12)、出油口(13)、量筒(14)、氣源(15)、液體流量計(16)、進水口(17)、注入口(18)、閥門(19)和儲水罐(20)組成。實驗時打開壓蓋(1),往殼體(2)內部、可調滲透性隔板(3)上部填滿一定量的石英砂和油,根據實驗要求壓實填充石英砂,蓋上壓蓋(1);通過注入口(18)、注入井(4)注入驅替劑模擬生產,通過氣源(15)、氣體流量計一號(9)、閥門(19)注氣模擬氣頂現象;通過儲水罐(20)、液體流量計(16)、進水口(17)注水模擬底水現象;釆出井一號(5)、釆出井二號(6)、釆出井三號(7)、釆出井四號(8)可分別與氣液分離裝置(12)相連,氣液分離裝置(12)上部與氣體流量計二號(10)相連,下部與出油口(13)相連,所得液體進入量筒(14),氣體通過出氣口(11)產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未經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650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