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46330.4 | 申請日: | 201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77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解東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時間環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7 | 分類號: | 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226300 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頜骨 體部截骨 導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口腔頜面外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旨在解決現有技術很難準確定位到缺損的下頜骨,期間由于手術創口有兩處,且存在自體骨取骨后與需要修復的病灶切除區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復修整的問題,其技術要點在于包括截骨導板本體,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為U形結構且向內彎曲一側形成有與下頜骨表面緊密貼合的弧形面,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兩端均貫穿設置有縱向延伸的截骨槽,所述截骨槽與截骨線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并且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兩端還設有靠近所述截骨槽的固定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能夠通過截骨槽引導醫生下刀,不會出現偏差,不需要反復修整,手術時間短,定位準,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口腔頜面外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
背景技術
目前,數字化外科技術發展迅速并廣泛應用于外科臨床中。其中,能將術前設計精確轉化為術中操作的技術有手術導航和導板。手術導航需要通過大型的、價格高昂的導航儀將術前或術中的CT、MRI等信息在術中與患者實體進行配準注冊,不僅操作復雜,也有導航失敗的可能。而外科導板技術已經在骨科、整形外科、頜面外科有一定的應用,所使用的數據多是來源于CT或三維掃描,對設備要求較高,設計導板的過程也很復雜,需要專門的工程技術人員。
在實際的手術操作中,醫生需要截取患者缺損的下頜骨,即憑借自己的經驗徒手來定位截取缺損的下頜骨來完成手術,因此很難準確定位到缺損的下頜骨,如果截取的下頜骨過多會將完好的下頜骨截取下來,擴大創傷;反之,截取的下頜骨過少會導致缺損的下頜骨截取不完全,無法達到手術本身的效果,期間由于手術創口有兩處,且存在自體骨取骨后與需要修復的病灶切除區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復修整。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急需一種簡單操作即可就位于預期位置且穩固就位的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確保下頜骨在截取過程中不會因上下位移或旋轉產生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很難準確定位到缺損的下頜骨,期間由于手術創口有兩處,且存在自體骨取骨后與需要修復的病灶切除區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復修整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下頜骨體部截骨導板,包括截骨導板本體,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為U形結構且向內彎曲一側形成有與下頜骨表面緊密貼合的弧形面,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兩端均貫穿設置有縱向延伸的截骨槽,所述截骨槽與截骨線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并且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兩端還設有靠近所述截骨槽的固定孔。
可選地,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兩端均設有三個固定孔,三個所述固定孔成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設置。
可選地,每個所述固定孔均為直徑是2mm的釘孔。
可選地,兩個所述截骨槽之間固定連接有拱形桿,所述拱形桿位于所述截骨導板本體的U形橫段正上方。
可選地,所述截骨導板本體與所述拱形桿之間連接有若干共邊設置的三角形桁架。
可選地,所述截骨導板本體、所述截骨槽、所述拱形桿及所述三角形桁架為3D打印的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時間環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時間環三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463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