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路可調低壓差直流電源轉換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43914.6 | 申請日: | 201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8233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冉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黑捷士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00 | 分類號: | H02M3/00;H02M3/156;H02M3/137 |
| 代理公司: | 31001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江區泗***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 本實用新型 電源電路 殼體封裝 使能 直流電源轉換模塊 電壓反饋電路 獨立直流電源 電位器調節 外部電位器 運算放大器 串聯電阻 多路并聯 基準電壓 模塊電路 雙路電源 同步調節 外接開關 外圍器件 最大輸出 低壓差 電位器 并聯 單路 關斷 可調 內置 雙路 電源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路可調低壓差直流電源轉換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封裝,殼體封裝內設有雙路電源模塊電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具有2路獨立直流電源輸入及輸出,具有開關使能控制,通過外接開關可同時使能2路電源的輸出或關斷輸出;2)采用內置基準電壓,2路電壓通過1個電位器即可同步調節輸出,通過外部電位器及串聯電阻的方式可在最大輸出范圍內任意設置輸出的最小值及最大值;3)采用BUCK電源電路,效率高;4)采用BUCK電源電路及單路運算放大器組成的電壓反饋電路,外圍器件少,大大縮小了產品體積;5)可多路并聯使用,并聯時輸入輸出仍然獨立,外部仍只需1個電位器調節即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路可調低壓差直流電源轉換模塊,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開關使能控制的兩路輸出同步調節非隔離式直流電壓轉換模塊,屬于航空電子設備電源系統、汽車電源、應急照明燈具供電、通信設備供電領域。
背景技術
在飛機、車輛、艦船等領域照明系統中背景光照明均要求具有亮度可調功能,以保證在夜間工作時具有舒適的背光照明亮度,使駕駛人員或操作人員在長時間工作時不至于產生視覺疲勞,例如飛機駕駛艙內的操控面板組件上的導光板照明、指示燈照明、信號燈照明,車輛操控面板背光照明,艦船各操作臺的導光板背光照明等。同時要求采用一個亮度調節旋鈕能同時對多區域相互獨立的照明設備進行調節,以保證各區域在各自獨立供電情況下的照明設備的安全工作。
通常進行照明亮度調節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采用調節照明設備的供電電源以達到照明亮度調節的功能,二是采用恒壓源結合脈寬調制方式對照明設備進行亮度控制。針對第一種方法,通常是直接采用線性可調電源,如LM117等實現,也可采用直流可調DC-DC模塊實現;但是采用線性可調電源的方式,其輸入輸出壓差一般大于2.3V,輸入輸出壓差較大,在3A以上大電流情況下功耗較大,同時,很難實現用一個電位器旋鈕同時調節2路以上輸出電壓的要求。采用直流可調 DC-DC模塊的方式,用同一個電位器旋鈕同時控制兩個以上電源模塊時設計電路復雜,外圍器件較多,同時,大功率直流可調DC-DC模塊成本高體積較大,不能滿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采用恒壓源結合脈寬調制方式,除了需具有電源供電模塊外還需要設計專用的脈寬調制電路控制功率開關的頻繁通斷,電路較復雜,電磁輻射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了如何克服現有技術中輸入輸出壓降大、大電流功耗大、體積大,并且難于實現單個電位器旋鈕同時控制多路獨立的電源通道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雙路可調低壓差直流電源轉換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封裝,殼體封裝內設有雙路電源模塊電路,雙路電源模塊電路包括第一BUCK電源電路和第二BUCK電源電路,第一BUCK電源電路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一電源輸入端與第一電源輸出端,第一BUCK電源電路的第三端接第一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一端,第一BUCK 電源電路的第四端接第一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一端,第一BUCK電源電路的第五端接電源輸入公共端,第一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二端分別接第二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一端和模塊的使能端,第一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三端接5V基準電源電路的輸出端,第一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二端接第一BUCK電源電路的輸出端,第一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三端分別接第二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一端和模塊的調節端,第一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四端接5V基準電源電路的輸出端,5V基準電源電路的一端接第一電源輸入端,5V基準電源電路的另一端接第二電源輸入端,5V基準電源電路的輸出端還接第二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二端、第二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二端及上端調節電阻的一端,上端調節電阻的另一端接基準電壓輸出,第二BUCK電源電路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二電源輸入端與第二電源輸出端,第二BUCK電源電路的第三端接第二使能控制電路的第三端,第二 BUCK電源電路的第四端接第二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三端,第二BUCK電源電路的第五端接電源輸入公共端,第二電壓反饋控制電路的第四端接第二BUCK 電源電路的輸出端。
優選地,所述的殼體封裝包括殼體和灌封于殼體內的灌封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黑捷士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黑捷士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439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