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中和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43612.9 | 申請日: | 201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45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皓翔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16;C07C51/367;C07C65/03 |
| 代理公司: | 37255 濰坊正信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聚坤 |
| 地址: | 262737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布料裝置 攪拌單元 攪拌軸 本實用新型 攪拌裝置 中和釜 釜體 間羥基苯甲酸 羥基苯甲酸 初步混合 電機驅動 攪拌效率 生產技術 物料混合 加料 通孔 種間 穿過 保證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間羥基苯甲酸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中和釜,包括釜體,釜體的內部設有布料裝置和攪拌裝置,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攪拌軸穿過所述布料裝置本體的通孔,攪拌軸通過電機驅動,攪拌軸上設有第一攪拌單元和第二攪拌單元,第一攪拌單元位于布料裝置的上方,所述第二攪拌單元位于所述布料裝置的下方。利用本實用新型中的中和釜,加料時可實現對物料的初步混合,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攪拌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間羥基苯甲酸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中和釜。
背景技術
間羥基苯甲酸以苯甲酸、濃硫酸、燒堿為主要原料,依次經磺化、鹽析、離心分離、母液處理、堿熔、稀釋、分離、料渣處理、中和、分離、烘干得產品;中和反應時在中和釜內進行,但是現有技術中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的中和釜在使用時存在以下問題:(1)酸性物料和堿性物料直接從投料口加入,再經過攪拌裝置進行攪拌,加料時并沒有實現對物料的混合;(2)現有的中和釜內部的攪拌結構簡單,酸性物料和堿性物料混合不均勻,攪拌效率低,影響產品質量。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開發一種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中和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加料時可對物料混合、可使物料混合均勻、提高攪拌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的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的中和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間羥基苯甲酸生產用中和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的內部設有布料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布料裝置包括分別與酸性物料管以及堿性物料管相連通的布料裝置本體,所述布料裝置本體的中心設有通孔,所述布料裝置本體的內部設有儲料腔,所述儲料腔內部設有多個擾流板,所述布料裝置本體的上下兩個面上分別設有多個與所述儲料腔相連通的布料管,所述布料管上設有多個布料孔;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穿過所述布料裝置本體的通孔,所述攪拌軸通過電機驅動,所述攪拌軸上設有第一攪拌單元和第二攪拌單元,所述第一攪拌單元位于所述布料裝置的上方,所述第二攪拌單元位于所述布料裝置的下方。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擾流板傾斜設置,所述擾流板上設有多個擾流孔。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攪拌單元包括設置在攪拌軸上的方形攪拌框,所述攪拌框的上下兩個邊框之間設有多個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上設有多個輔助攪拌部。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輔助攪拌部為交替設置在所述攪拌桿上的攪拌盤和攪拌葉片。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盤上設有多個透液孔。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盤的外圍沿周向設有多個梯形攪拌塊。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葉片的形狀為梯形或扇形或菱形。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攪拌單元包括設置在攪拌軸上的U形攪拌框,所述U形攪拌框的兩側邊框上設有多個螺旋葉片,所述U形攪拌框的上部邊框上和底部邊框上分別設有多個Y形或T形攪拌棒。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皓翔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濰坊皓翔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436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