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39205.0 | 申請日: | 201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335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唐友名;呂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R19/20 | 分類號: | B60R19/20;B60R21/36 |
| 代理公司: | 35222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玉芳 |
| 地址: | 361024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本體 開口 氣體發生器 汽車前部 控制元件 前大燈 碰撞事故 安全氣囊裝置 汽車安全裝置 本實用新型 減小碰撞 前保險桿 前保險杠 上下兩側 通信連接 中間區域 蓋板 檢測 彈出 車頭 充氣 乘客 覆蓋 配置 汽車 損害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及汽車,涉及汽車安全裝置技術領域,包括:氣囊本體、氣體發生器、檢測元件和控制元件;氣囊本體設置于車頭內部,車頭上開設有用于彈出氣囊本體的開口,開口包括開設于前大燈上下兩側區域的多個第一開口以及開設于前保險杠中間區域的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的內部均配置有氣囊本體,且均設置有蓋板;氣體發生器與氣囊本體的內部相連通,控制元件與檢測元件、氣體發生器均通信連接。通過在將要發生碰撞事故時,控制元件控制氣體發生器點爆生成大量氣體,以充氣至氣囊本體內部,覆蓋汽車前部的前大燈區域以及前保險桿區域,有效保護了汽車前部以及行人、乘客的安全,減小碰撞對汽車前部的損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及汽車。
背景技術
由于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當今社會,汽車碰撞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在汽車碰撞過程中,發生幾率最高的就是正面碰撞。車-車碰撞事故中主要涉及的就是對汽車的前保和前大燈的碰撞,人-車碰撞過程中,首先涉及到的是汽車的前保和前大燈對行人腿部的傷害。因此,研究汽車碰撞過程中對行人、乘員和汽車本身的保護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常見的汽車大多出于對車內乘員以及行人的碰撞防護,將汽車的前部結構做的較“軟”。汽車前部采用了大量的潰縮吸能裝置,以及行人保護組件。這樣雖然能夠對乘員和行人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但是卻犧牲了汽車本身的安全,導致汽車的維修費用過高,在碰撞過后還急需送到維修廠維修,給車主造成很大的困擾,而且有些情況下對乘員和行人的防護也有限。因此,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保護裝置既可以有效的保護行人和乘員的安全,也對汽車本身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即使經歷碰撞事故,汽車也可以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及汽車,結構簡單,旨在改善汽車前部有效保護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包括:氣囊本體、氣體發生器、檢測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氣囊本體設置于車頭內部,所述車頭上開設有用于彈出所述氣囊本體的開口,所述開口包括開設于前大燈上下兩側區域的多個第一開口以及開設于前保險杠中間區域的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的內部均配置有所述氣囊本體,且均設置有蓋板;所述氣體發生器與所述氣囊本體的內部相連通,所述控制元件與所述檢測元件、所述氣體發生器均通信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開口設有4個,分別開設在汽車兩個前大燈的上下兩側。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蓋板均鑲嵌設置在所述第一開口、第二開口處,所述蓋板的一端與車身轉動連接,另一端與車身卡扣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氣囊本體上均設有泄氣孔,所述氣囊本體充氣膨脹后,外力擠壓所述氣囊本體達到所述泄氣孔預設的壓力值,所述氣囊本體內的氣體通過所述泄氣孔排出。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檢測元件為距離傳感器或加速度傳感器,所述檢測元件位于車頭前端位置,以測量被測物的相對距離、速度以及方位,反饋至所述控制元件。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元件為ECU控制單元。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所述的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術效果:
本申請的汽車前部的安全氣囊裝置,通過在汽車前部的前大燈上下兩側區域開設的多個第一開口,以及前保險杠中間區域開設的第二開口,且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的內部均設置有氣囊本體。將要發生碰撞事故時,控制元件控制氣體發生器點爆生成大量氣體,以充氣至氣囊本體內部。充氣膨脹的氣囊本體沖破蓋板,覆蓋汽車前部的前大燈區域以及前保險桿區域,有效保護了汽車前部以及行人、乘客的安全,減小碰撞對汽車前部的損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理工學院,未經廈門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392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