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37010.2 | 申請日: | 2019-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68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路;劉洪見;高平;李曉靜;王曉軍;孔棟梁;陳大釗;從志新;胡祎;尹劍峰;王文明;郭定雄;吉明艷;孫賀龍;趙亞;朱磊;劉杰;余立軍;張波;李明;周傳軍;于曉溪;周揚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8 | 分類號: | E21B43/08;F04B53/00;F04B53/20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任默聞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流器 上部空間 抽油泵 本實用新型 通道連通 下部空間 通孔 保護裝置 單向流通 定位安裝 流體通過 使用壽命 外側表面 濾砂管 上表面 側壁 抽油 排砂 分隔 連通 體內 堵塞 外部 貫穿 保證 | ||
1.一種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本體,所述本體的內部定位安裝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將所述本體的內部空間分隔形成上部空間和下部空間,所述分流器上或所述分流器的外側表面與所述本體的內壁之間形成有至少一條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連通所述上部空間與所述下部空間,所述分流器的內部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第一通道相互獨立,所述本體的側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孔,各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二通道連通,且所述第二通道貫穿所述分流器的上表面并與所述上部空間連通,所述上部空間中設有能供所述本體的外部的流體通過所述第二通道流入至所述本體的內部的單向流通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所述分流器的外側表面與所述本體的內壁之間,所述分流器的外側表面包括至少一弧形面及至少一平面,各所述弧形面與所述本體的內壁密封定位相接,且各所述平面與所述本體的內壁之間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沿所述本體的軸向延伸設置的軸向段及至少一沿所述本體的徑向延伸設置的徑向段,所述軸向段開設于所述分流器的中心線上,所述軸向段的上端貫穿所述分流器的上表面,所述軸向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分流器的內部中心處,所述徑向段的一端與所述軸向段的下端連通,且所述徑向段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分流器的外側表面并與所述本體上的一個所述通孔連通,所述徑向段與所述通孔一一對應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一所述軸向段及兩所述徑向段,兩所述徑向段的一端均與所述軸向段的下端連通,且兩所述徑向段的另一端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并分別貫穿所述分流器的外側表面,兩所述徑向段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流通組件包括過流擋環、推抵件及鋼球,所述過流擋環與所述本體的內壁定位相接,所述過流擋環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沿所述本體的徑向貫通的過流孔,所述推抵件的上端與所述過流擋環相接,所述推抵件的下端與所述鋼球相接,所述鋼球對應所述第二通道,且所述推抵件彈性推抵所述鋼球坐封于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分流器的上表面的貫通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為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流擋環與所述本體的內壁通過螺紋能拆裝地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與所述本體的內壁焊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上端形成有上接頭,所述本體的下端形成有下接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排砂抽油泵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頭的內部設有內接螺紋,所述下接頭的外部設有外接螺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370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砂錨及可反洗防砂采油管柱
- 下一篇:防砂篩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