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海上建筑物的浮式消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06251.0 | 申請日: | 2019-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81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振;穆君;高琦;周琦;朱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李宇 |
| 地址: | 41001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孔通道 底孔 本實用新型 海上建筑物 消波結構 消能室 對沖 浮式 連通 波浪沖擊 成對設置 從上至下 錨固裝置 可循環 透水板 體型 垂向 耗材 挑坎 波浪 建筑物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海上建筑物的浮式消波結構,其包括一本體(16)和設置于本體底部的錨固裝置(15),所述本體前端從上至下順序設有面向波浪的表孔通道(5)、中孔通道(3)、底孔通道(2),中部設有與所述表孔通道(5)、中孔通道(3)、底孔通道(2)連通的消能室(13),后端設有與所述消能室連通的透水板(12);所述中孔通道(3)為多個,且成對設置為能使流經中孔通道的水流實現水平對沖的中間聚集體型,所述底孔通道在出口處設置使水流挑出的挑坎裝置(7),使從表孔通道的水流與底孔通道的水流實現垂向對沖。本實用新型可使水流趨于平穩,保護建筑物免受波浪沖擊破壞,且造價低、耗材少、安裝簡單、可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上建筑物,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海上建筑物的浮式消波結構。
背景技術
海洋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能源,例如風能,可燃冰,油氣能源以及其他各種能源。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已經開始著手開發各種海洋能源,海上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第二空間,大量的先進的開采海洋能源的設備處于研發階段,我國要解決好人口問題和能源問題,走向海洋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出路。
現如今我國已經開始從近海開采走向了到遠海開采的道路,遠海能源儲備巨大,但深水開敞海域環境惡劣,在一定年限內海上建筑物都難免會遭到海上波浪的破壞。波浪作為海洋、湖泊、水庫等開闊水面最為常見的水體運動,在水上建設工程時必須考慮波浪帶來的危害。由于海上氣候的多變,海上風浪經??梢云茐暮I辖Y構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隨著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提出,應用海上浮式建筑物進行海洋資源開發并利用海上空間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研究項目。使用浮式建筑物具有對環境影響小、經濟性好、可移動等優點。但波浪對海洋平臺上部結構和海上漂浮建筑物的沖擊是最為常見的,嚴重的波浪產生的沖擊可以造成局部結構物的破壞和整體的失穩。如何在遠海及近海消除波浪的影響已經成為新的研究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海上浮式建筑物的消波結構,以使通過消波結構后的水流趨于平穩,保護建筑物免受波浪沖擊破壞,并相比于傳統重力結構具有造價低、耗材少、安裝簡單、可移動拆卸、循環利用的優勢。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海上建筑物的浮式消波結構,其包括一本體和設置于本體底部的錨固裝置,其中:
所述本體前端從上至下順序設有面向波浪的表孔通道、中孔通道、底孔通道,中部設有與所述表孔通道、中孔通道、底孔通道連通的消能室,后端設有與所述消能室連通的透水板;所述中孔通道為多個,且成對設置為能使流經中孔通道的水流實現水平對沖的中間聚集體型,所述底孔通道在出口處設置使水流挑出的挑坎裝置,以改變水流出射方向,使從表孔通道的水流與底孔通道的水流實現垂向對沖。
這樣,遇流區的波浪水流通過表孔通道、中孔通道、底孔通道后,水流被導入消能室內,通過布置的表孔通道、底孔通道在消能室使水流實現垂向對沖,中孔通道的水流在消能室實現水平方向對沖,消除多余動能,使通過的水流趨于平穩,充分消除波浪對海上浮式建筑物的影響,使保護區處于一個靜水平面,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不致被極端天氣的波浪沖撞,破壞。另外,本實用新型這種浮式消波結構相比于傳統重力結構具有造價低、耗材少、安裝簡單、可移動拆卸、循環利用的優勢。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頂部設有輔助波浪爬坡裝置,且所述輔助波浪爬坡裝置的中部設有與所述消能室相通的漏水口,這樣,當惡劣天氣出現,波浪爬高較大時,未過流的波浪通過輔助波浪爬坡裝置向上爬坡,到達漏水口時波浪下泄,與在遇流區經表孔通道、中孔通道、底孔通道進入的水流對沖,以在消能室內形成一個紊流區,使破浪水流在消波室內擴散、對沖、漩滾、摩擦,損耗動能。
進一步的,所述漏水口的上方交叉布置用于使波浪破碎的立柱。所述立柱為梯形立柱。當極端天氣,波浪經漏水口后部分水流繼續爬坡,碰到交叉布置的梯形立柱,梯形立柱可使波浪破碎,進而回流,通過漏水口下泄,與其他水流碰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062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