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調蓄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05961.1 | 申請日: | 201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701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勝康;李承泳;蔣輝華;許宗金;湯本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30 |
| 代理公司: | 44314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馮小梅;郭方偉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水腔 分隔組件 驅動裝置 液位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 控制裝置 蓄能裝置 蓄能 有效利用率 方向移動 高度限制 降溫處理 開式系統 輸出控制 水位信息 造價成本 分隔 送入 空調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蓄能裝置,包括箱體、至少一個分隔組件、驅動裝置、控制裝置以及液位檢測裝置;至少一個分隔組件設置在箱體中,將箱體分隔為多個蓄水腔室;多個蓄水腔室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蓄水腔室和至少一個第二蓄水腔室;驅動裝置設置在箱體中、且與至少一個分隔組件對應設置;液位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一蓄水腔室和第二蓄水腔室中,控制裝置與驅動裝置連接,以在蓄能過程中,根據水位信息輸出控制信號至驅動裝置,以驅動分隔組件朝向第一蓄水腔室的方向移動,并將第一蓄水腔室中的水經降溫處理后送入第二蓄水腔室。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開式系統橫向蓄能,不受高度限制,在減少造價成本的基礎上,提升了蓄能裝置的有效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蓄能控制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蓄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峰平谷電價政策實施,水蓄能技術得以大范圍的應用,在城市中一些既有建筑或新建的建筑的中央空調系統設計時,往往會考慮在電低谷時采用蓄能技術作為一項節能措施,行業內常規的蓄能技術均采用開式水池或水罐作為蓄能裝置,采用自然分層布水形式,通過盡量減少斜溫層厚度來保證水蓄冷的效率,所以為減少斜溫層厚度,水蓄能技術對蓄能裝置的高度就有一定的要求。
在絕大多數建筑中,蓄能裝置放置于室外,會影響建筑外觀以及市政環境,蓄能裝置放置于室內,建筑層高又普遍偏矮,而現有的一些臥式蓄能罐均為閉式承壓式裝置,不適用于開式系統蓄能,且造價相比較高,而自然分層技術在使用時必須設置上下分配器,造價較高同時還客觀存在冷熱水混合段而形成的斜溫層,且缺乏良好的控制方法,由于技術的局限性,蓄能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進而使成為了空調蓄能裝置的選取和高效運用的一個矛盾點,導致現有的水蓄能系統不僅不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利用率,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蓄能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由于高度限制而無法解決的蓄能裝置有效利用率低,以及常規臥式閉式承壓蓄能罐和需設置上下分配器的蓄能裝置造價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空調蓄能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空調蓄能裝置,包括箱體、至少一個分隔組件、驅動裝置、控制裝置以及液位檢測裝置;
所述至少一個分隔組件設置在所述箱體中,將所述箱體分隔為多個蓄水腔室;所述多個蓄水腔室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蓄水腔室和至少一個第二蓄水腔室;
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箱體中、且與所述至少一個分隔組件對應設置,用于根據所述控制裝置輸出的控制信號驅動所述分隔組件來回移動;
所述液位檢測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蓄水腔室和所述第二蓄水腔室中,以檢測所述第一蓄水腔室的第一水位信息和第二蓄水腔室的第二水位信息;
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以在蓄能過程中,根據所述第一水位信息和第二水位信息輸出控制信號至所述驅動裝置,以驅動所述分隔組件朝向所述第一蓄水腔室的方向移動,并將第一蓄水腔室中的水經降溫處理后送入第二蓄水腔室。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分隔組件包括一個分隔組件,所述多個蓄水腔室包括一個第一蓄水腔室和一個第二蓄水腔室,所述液位檢測包括第一液位檢測裝置和第二液位檢測裝置;
所述第一液位檢測裝置和第二液位檢測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蓄水腔室和第二蓄水腔室中。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箱體兩側邊的第一進出水口和第二進出水口,以通過所述第一進出水口向所述第一蓄水腔室進/出水、和通過所述第二進出水口向所述第二蓄水腔室進/出水。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底部的第一導向機構;
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分隔組件在所述第一導向機構上沿水平方向來回移動。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的頂部且與所述第一導向機構相對設置的第二導向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059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除霜式蓄能蒸發冷卻空調系統
- 下一篇:一種地埋管水源除濕加濕新風機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