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82021.5 | 申請日: | 201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236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盛可鑒;王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23206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媛<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鋼筋 固定塊 張拉 張拉裝置 固定桿 連接桿 底座 焊接 本實用新型 電動伸縮桿 便于維修 工作效率 人工操作 轉動連接 自動傳送 自動鎖緊 智能 拿取 臺座 傳送 貫穿 靈活 清晰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包括預應力鋼筋本體,所述預應力鋼筋本體依次貫穿連接在臺座和第一固定塊的內部,所述第三固定塊的遠離預應力鋼筋本體的一側焊接有第二固定桿,所述第三固定塊遠離第一固定桿的一側焊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在張拉底座的左側,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左側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預應力鋼筋本體的上側固定連接有傳送底座。該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自動傳送預應力鋼筋本體,減少工人壓力,提高工作效率,自動鎖緊預應力鋼筋本體進行張拉,減少人工操作面臨的危險,方便拿取張拉后的預應力鋼筋本體,靈活多變,結構清晰,便于維修,操作簡便,易于上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應力鋼筋相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
背景技術
預應力張拉就是在構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預應力張拉構件承受壓應力,進而使得其產生一定的形變,來應對結構本身所受到的荷載,包括構件自身重量的荷載、風荷載、雪荷載、地震荷載作用等,由于張拉力較大,人工操作時面對的危險較多,通常通過智能張拉裝置進行作業。
但市場一般的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無法自動傳送預應力鋼筋本體,不能減少工人壓力,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能自動鎖緊預應力鋼筋本體進行張拉,不能減少人工操作面臨的危險,不方便拿取張拉后的預應力鋼筋本體,不夠靈活多變,結構不清晰,不便于維修,操作不夠簡便,不易于上手,因此,我們提出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無法自動傳送預應力鋼筋本體,不能減少工人壓力,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能自動鎖緊預應力鋼筋本體進行張拉,不能減少人工操作面臨的危險,不方便拿取張拉后的預應力鋼筋本體,不夠靈活多變,結構不清晰,不便于維修,操作不夠簡便,不易于上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包括預應力鋼筋本體,所述預應力鋼筋本體依次貫穿連接在臺座和第一固定塊的內部,且第一固定塊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桿,并且第一固定桿貫穿連接在第三固定塊的內部,所述第三固定塊遠離預應力鋼筋本體的一側焊接有第二固定桿,且第二固定桿的外側活動連接有彈簧,所述第三固定塊遠離第一固定桿的一側焊接有第二固定塊,且第二固定塊的下側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在張拉底座的左側,且張拉底座的上側后方固定連接有電機,并且電機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左側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桿,且第二連接桿的左側活動連接有傳送桿,所述預應力鋼筋本體的上側固定連接有傳送底座,且傳送底座的上側卡槽連接有預應力鋼筋本體,所述預應力鋼筋本體的右側活動連接有張拉機。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與傳送桿構成連動結構,且傳送桿在第二連接桿上構成轉動結構,并且傳送桿的轉動角度范圍為0~360°。
優選的,所述傳送底座的上側呈凹凸狀結構,且傳送底座凹處的橫截面長度和傳送桿上側的橫截面長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塊和第三固定塊采用卡槽的方式相連接,且第三固定塊在第一固定桿上構成滑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內部呈凹凸狀結構,且第一固定桿關于第一固定塊的豎直中軸線對稱設置有2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預應力鋼筋智能張拉裝置,自動傳送預應力鋼筋本體,減少工人壓力,提高工作效率,自動鎖緊預應力鋼筋本體進行張拉,減少人工操作面臨的危險,方便拿取張拉后的預應力鋼筋本體,靈活多變,結構清晰,便于維修,操作簡便,易于上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工程學院,未經黑龍江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820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