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瘡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65443.1 | 申請日: | 2019-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205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秋媛;張春玲;蔣先德;陳丹丹;任玲;熊家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31/00;A61G9/02;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亞芳 |
| 地址: | 550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敷料 負壓源 輸出管 氣體提供裝置 本實用新型 防護裝置 輸出組件 輸入組件 液體提供 一端設置 密封部 輸入管 壓瘡 連通 負壓引流設備 醫療器械技術 功能單一 壞死組織 三通裝置 燒傷創面 創面 覆蓋 透氣 透水 吸收 治療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瘡防護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解決了負壓引流設備功能單一的技術問題。該壓瘡防護裝置,包括敷料、密封部、輸出組件以及輸入組件;所述敷料內部具有透氣、透水的孔隙,且能夠覆蓋在患者創面上,所述密封部覆蓋在所述敷料未與創面接觸的其他面上;所述輸出組件包括輸出管和負壓源,所述輸出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敷料內,另一端與所示負壓源連通,創面上的液體或壞死組織能依次通過敷料的孔隙和輸出管被所述負壓源吸收;所述輸入組件包括輸入管、液體提供裝置以及氣體提供裝置,所述輸入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敷料內,另一端通過三通裝置與液體提供裝置和氣體提供裝置連通。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燒傷創面提供具有較好的治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壓瘡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很多重癥患者、植物人患者因長時間臥床、機體功能差、營養不良等原因,常發生皮膚壓瘡癥狀,壓瘡如不及時采取防護治療,容易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醫療費用。目前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治療壓瘡效果較好的技術,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sealing drainage,簡稱VSD)是德國ULM大學Wim 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創,并形成理論雛形,用于四肢創面的引流;1994 年中國裘華德教授首次將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應用于普外科,開創了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普外科應用的先河,因此,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我國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通過負壓封閉引流系統來實現的,它包括多孔泡沫軟墊、一端設置在多孔泡沫軟墊內的引流管、用于密封多孔泡沫軟墊的密封薄膜。將裝配引流管的多孔泡沫軟墊鋪設在創面上,用密封薄膜密封,并將引流管接通負壓,從而在創面處建立了一個封閉的引流區,進行持續地負壓封閉引流。與現有的普通換藥相比,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將被引流區內的滲出物和壞死組織通過多孔泡沫軟墊及引流管及時地清除,從而使被引流區可達到“零積聚”狀態,創面能夠處于持續的清潔環境下,大大降低了機體對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因負壓的存在而加速縮小。
但是傳統負壓引流設備功能比較單一,只能將創面滲出物或壞死組織吸走,無法對創面進行清洗或干燥,因此對于一些特殊創面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例如燒傷等慢性創面治療需要對創面進行沖洗;同時,創面的快速封閉、愈合需要使其保持在既不能過于干燥也不能過于濕潤的狀態,創面過于干燥會減緩表皮的爬生,過于潮濕會增加如綠膿桿菌、鮑曼不動桿菌等感染的風險,使得創面更加難以愈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瘡防護裝置,以解決現有負壓引流設備功能單一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壓瘡防護裝置,包括敷料、密封部、輸出組件以及輸入組件;
所述敷料內部具有透氣、透水的孔隙,且能夠覆蓋在患者創面上,所述密封部覆蓋在所述敷料未與創面接觸的其他面上;
所述輸出組件包括輸出管和負壓源,所述輸出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敷料內,另一端與所述負壓源連通,創面上的液體或壞死組織能依次通過敷料的孔隙和輸出管被所述負壓源吸收;
所述輸入組件包括輸入管、液體提供裝置以及氣體提供裝置,所述輸入管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敷料內,另一端通過三通裝置與液體提供裝置和氣體提供裝置連通。
優選的,所述輸出管位于所述敷料內的區段上設有多個輸出側開孔。
優選的,所述輸出管位于所述敷料內的區段上連接有多個輸出分管。
優選的,所述敷料朝向創面的一面上設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與所述輸出管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輸入管位于所述敷料內的區段上設有多個輸入側開孔。
優選的,所述輸入管位于所述敷料內的區段上連接有多個輸入分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未經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654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