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55624.6 | 申請日: | 2019-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715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許超偉;林家煉;許振明;林友煌;宋朝欽;鄭澤鵬;林偉杰;羅余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閩南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7G1/14 | 分類號: | G07G1/14;G07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趙桂芳 |
| 地址: | 3627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付終端 刷卡裝置 單片機 連接器 電子支付設備 藍牙連接器 物聯網技術 支付服務器 按鈕 本實用新型 內部安裝 無線連接 支付設備 資金數據 傳輸 交換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支付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安裝有單片機,所述外殼的一側安裝有刷卡裝置,所述刷卡裝置與單片機相連接;所述外殼的后端安裝有支付終端,所述支付終端上嵌裝有若干按鈕,所述支付終端通過wifi連接器和藍牙連接器與支付服務器無線連接。通過安裝單片機可實現對刷卡裝置中數據的處理,并通過wifi連接器或藍牙連接器實現數據的傳輸,以便與支付服務器實現資金數據的交換;通過安裝的多個按鈕可實現對支付終端數據的輸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支付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業內常用的技術是這樣的,電子支付是指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之間使用安全電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過信息網絡安全地傳送到銀行或相應的處理機構,用來實現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的行為。
目前大多數商家采用張貼二維碼的形式進行支付,但這一措施容易使的不法分子將二維碼進行更換;還有一些商家采用掃碼設備進行收費,但需要服務員手持設備對消費者的二維碼進行掃描,不能夠解放服務員的雙手,比較麻煩。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張貼二維碼容易使的不法分子將二維碼進行更換,掃碼設備不能夠解放服務員的雙手,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安裝有單片機,所述外殼的一側安裝有刷卡裝置,所述刷卡裝置與單片機相連接;
所述外殼的后端安裝有支付終端,所述支付終端上嵌裝有若干按鈕,所述支付終端通過wifi連接器和藍牙連接器與支付服務器無線連接。
通過安裝單片機可實現對刷卡裝置中數據的處理,并通過wifi連接器或藍牙連接器實現數據的傳輸,以便與支付服務器實現資金數據的交換;通過安裝的多個按鈕可實現對支付終端數據的輸入。
進一步,所述外殼的前端嵌裝有透明板,所述外殼的底部鋪設有與透明板相匹配的反光玻璃,所述支付終端上嵌裝有與反光玻璃相對應的掃描頭,所述掃描頭連接支付終端。
通過透明板位置的消費二維碼的讀取,并通過發光玻璃將二維碼照射至掃描頭,實現消費數據的讀取。
進一步,所述外殼的外表面和內表面分別嵌裝有第一顯示屏和第二顯示屏,所述第一顯示屏和第二顯示屏分別連接支付終端。
通過安裝第一顯示屏和第二顯示屏分別滿足了顧客和刷卡者分別查看消費金額。
進一步,所述支付終端上安裝有鋰電池,所述鋰電池通過電源線分別連接。
通過安裝鋰電池可實現該支付設備的電力持續供應,無需收到外接電源位置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設備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終端的內部示意圖。
圖中:1、外殼;2、透明板;3、刷卡裝置;4、第一顯示屏;5、第二顯示屏;6、支付終端;7、按鈕;8、反光玻璃;9、掃描頭;10、wifi連接器;11、藍牙連接器;12、單片機;13、鋰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閩南理工學院,未經閩南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556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切換裝置及POS機
- 下一篇:一種基于無人車的聲光報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