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充壓先導式高溫高壓迷宮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41111.X | 申請日: | 201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532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強;丁英仁;鄭曉東;王建強;王新成;杜大喜;王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術裝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00 | 分類號: | F16K1/00;F16K1/32;F16K1/36;F16K1/42;F16K27/02;F16K39/02;F16K41/02;F16K47/02;F16K47/08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張雅丁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先導 高溫 高壓 迷宮 | ||
1.一種充壓先導式高溫高壓迷宮閥,其特征在于:
充壓先導式高溫高壓迷宮閥包含閥體(1),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置于閥體(1)內,閥體(1)和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之間裝有纏繞墊(20);
均流套筒(3)置于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之上;
填料函(7)置于均流套筒(3)之上;
自密封環(8)置于閥體(1)與填料函(7)之間;
中法蘭(10)置于自密封環(8)之上,通過螺栓一(13)、螺母一(14)、碟簧一(15)與閥體(1)緊定;
閥芯組件(4)的一端置于填料函(7)內,閥芯組件(4)和填料函(7)之間裝有填料組件(5)和填料壓套(12),填料壓套(12)通過螺栓二(17)、螺母二(18)、碟簧二(19)固定在填料函(7)之上;
閥芯組件(4)另一端置于均流套筒(3)和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之內;
閥體(1)、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均流套筒(3)、閥芯組件(4)、填料組件(5)、填料函(7)、自密封環(8)、中法蘭(10)、填料壓套(12)、纏繞墊(20)裝配后同軸心;
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由閥座(21)、芯包底蓋(22)、迷宮芯包(23)焊接連接而成,為半封閉式腔體結構,介質由閥座(21)流入,由未被遮擋的迷宮芯包(23)流出;
閥座(21)帶有密封面,與閥芯組件(4)形成密封副;
迷宮芯包(23)由多個帶有流道的迷宮盤片(231)堆疊焊接形成;閥芯組件(4)包含主閥芯(42)、導閥(43)、導閥彈簧(44)、導閥壓蓋(45)、閥桿(46)及螺栓(48);導閥彈簧(44)置于導向槽425內,導閥(43)壓在彈簧(44)之上,通過緊定螺栓(48),導閥壓蓋(45)固定在主閥芯(42)上表面,限制導閥(43)向上移動,并壓縮導閥彈簧(44),形成導閥彈簧(44)的安裝載荷;
主閥芯(42)為一體加工形成,下部為空心的芯包遮擋環(421),芯包遮擋環(421)中空部分做為介質流路;
主閥芯(42)中部開有多個周向均勻分布的方形流通窗口(422),介質由方形流通窗口(422)進入迷宮腔體;
主閥芯(42)外圓含有經過硬化處理的兩段式閥芯導向面(423),兩段式閥芯導向面(423)與均流套筒(3)形成導向結構;
主閥芯(42)中部設置導閥座密封面(424),與導閥(43)密封面形成密封副,導閥座密封面(424)外圍凹陷,設置彈簧導向槽(425),保證彈簧(44)運動過程中的對中性,流通窗口(422)上方設置閥芯密封面(426),與閥座(21)形成密封副;
導閥(43)開有多個圓形平衡孔(431),保證導閥(43)上下表面的壓力平衡,同時形成導閥的介質通路;
導閥(43)的上表面(432)與導閥壓蓋(45)相抵,形成導閥的上限位;
導閥(43)的下表面(433)與彈簧(44)相抵,并壓縮彈簧;
導閥(43)的底部設置密封面(434),與導閥座密封面(424)形成密封副;
導閥(43)通過螺紋與閥桿(46)連接為一體;
導閥彈簧(44)的張力保證導閥(43)在閥門調節過程中為打開狀態;
導閥壓蓋(45)為中空盤形,通過螺栓(48)緊固在主閥芯(42)之上;
閥桿(46)與執行機構相連接,通過執行機構提升與下壓閥芯組件(4),實現導閥(43)、主閥芯(42)的開啟與關閉;
當閥桿(46)受到向下的力,導閥(43)、主閥芯(42)一起向下運動,直至主閥芯(42)關閉,閥桿(46)繼續向下,并克服導閥彈簧(44)的張力時,密封面(434)與導閥座密封面(424)貼合,導閥關閉;
當閥桿(46)到受到向上的力,導閥彈簧(44)將導閥(43)頂起,導閥(43)打開,閥桿(46)繼續向上,則主閥芯(42)進一步開啟;
均流套筒(3)由內套筒(31)和外套筒(32)通過上蓋板(33)和下蓋板(34)連接組成;
內套筒(31)由同軸心的多根筋構成,與閥芯導向面(423)形成導向;
外套筒(32)開有密布均流圓孔,使介質產生均勻周向流動;
上蓋板(33)和下蓋板(34)對內套筒(31)和外套筒(32)進行定位,通過焊接成為一體;
自密封環(8)為楔形零件,外側為與閥體(1)小間隙配合的圓環,內側與填料函(7)之間有1°角度差,二者之間為線接觸;
通過緊定螺栓一(13)、螺母一(14)、碟簧一(15),自密封環(8)被壓緊,與填料函(7)之間緊密貼合,形成自密封環(8)與填料函(7)的初始密封;
在螺栓壓緊力與角度差的作用下,自密封環(8)徑向尺寸變大,填充自密封環(8)與閥體(1)之間的間隙,形成自密封環(8)與閥體(1)的初始密封;
當閥內充滿介質后,介質力和溫度將導致自密封環(8)變形進一步增加,形成自密封環(8)與填料函(7)、自密封環(8)與閥體(1)的工作密封;
通過緊定螺栓二(17)、螺母二(18)、碟簧二(19),填料壓套(12)壓縮填料組件(5),形成閥桿(46)和填料函(7)之間的密封;
通過緊定螺栓一(13)、螺母一(14)、碟簧一(15),自密封環(8)將力傳遞到均流套筒(3)和一體式迷宮組合閥座組件(2),壓緊纏繞墊(20),形成閥座(21)與閥體(1)之間的密封;
提升閥座密封等級、縮短開關時間由導閥(43)的關閉和開啟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石化技術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天石化技術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4111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