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0235875.8 | 申請日: | 2019-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61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豐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11319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熱組件 移動終端 微槽群蒸發(fā)器 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 微槽群 散熱 保溫軟管 回液軟管 技術利用 模式實現 散熱系統(tǒng) 外殼連接 高傳熱 液相變 耗電 放熱 功耗 供電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外殼、設置于所述外殼內的發(fā)熱組件、與所述發(fā)熱組件連接的微槽群蒸發(fā)器、與所述外殼連接的冷凝器、連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微槽群蒸發(fā)器的保溫軟管、以及連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微槽群蒸發(fā)器的回液軟管。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采用微槽群相變技術對移動終端內的發(fā)熱組件進行散熱,從而可以在移動終端狹小的空間內以高傳熱效率完成了發(fā)熱組件的散熱,提高了元件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且微槽群相變技術利用液-汽-液相變取熱和放熱模式實現了無功耗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需另外供電給散熱系統(tǒng),還減少了系統(tǒng)的耗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集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子設備呈現出多功能、高密度封裝、高速工作等特點。由此,電子元件的體積在不斷減小的同時,發(fā)熱量也在不斷提高。為確保電子設備可靠穩(wěn)定地工作,高熱流密度元件的散熱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電子設備設計的關鍵技術問題之一。
在當前的電子設備中,散熱技術主要采用石墨散熱膜、金屬支架、導熱界面材料,但往往仍然無法避免系統(tǒng)過熱導致熱沉失效的現象。具體地,在移動終端中,基于其發(fā)熱元件的高熱流密度的特點,一般采用熱管作為中框支架與器件之間的熱通路。但是,由于現在移動終端越來越薄,使熱管的長度受到了限制,加上熱管蒸汽和液體處于同一狹小空間,易產生挾帶現象而使凝結液回流減小,故熱管的效能很難發(fā)揮至最大。熱管已經較難滿足當前移動終端的散熱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以解決移動終端的散熱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外殼、設置于所述外殼內的發(fā)熱組件、與所述發(fā)熱組件連接的微槽群蒸發(fā)器、與所述外殼連接的冷凝器、連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微槽群蒸發(fā)器的保溫軟管、以及連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微槽群蒸發(fā)器的回液軟管。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以下優(yōu)點:
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采用微槽群相變技術對移動終端內的發(fā)熱組件進行散熱,從而可以在移動終端狹小的空間內以高傳熱效率完成了發(fā)熱組件的散熱,提高了元件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且微槽群相變技術利用液-汽-液相變取熱和放熱模式實現了無功耗循環(huán)(被動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需另外供電給散熱系統(tǒng),還減少了系統(tǒng)的耗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B-B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工質循環(huán)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種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導液微槽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微槽群蒸發(fā)器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微槽群蒸發(fā)器的受熱壁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C-C剖面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導熱支撐條的剖視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冷凝器剖面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種冷凝器剖面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冷凝器的受熱壁面示意圖。
其中,發(fā)熱組件1、毛細芯槽道2、微槽群蒸發(fā)器3、保溫軟管4、冷凝器5、外殼6、粘貼層7、導液微槽連接器8、電路板9、電池10、氣體進口12、液體出口13、回液軟管14、Y型結構15、氣體出口16、液體進口17、導熱支撐條18、集液槽道19、非受熱壁面20、受熱壁面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358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