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32714.3 | 申請日: | 2019-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170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白海軍;沈斌;趙云;陳祖金;劉榮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吉奧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H02G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板 動力線束 上板 下板 新能源汽車 螺栓 本實用新型 固定裝置 弧形彎 外邊緣 通孔 彎部 從上至下 緊密壓合 托起 防護 貫穿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包括用于托起支撐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線束的下板,扣合在下板上、用于罩在動力線束上的上板,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貫穿上板和下板設置、用于將動力線束緊密壓合在上板與下板之間的螺栓。上板包括第一連接板,以及分別設置在第一連接板的兩側、且結構相同的第一C形彎部和第二C形彎部;第一連接板上設有用于套設在螺栓外邊緣的第一通孔。下板包括第二連接板,以及分別設置在第二連接板的兩側、且結構相同的第一弧形彎部和第二弧形彎部;第二連接板上設置用于套設在所述螺栓外邊緣的第二通孔。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固定可靠、防護到位、安裝更換操作簡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是一種用于捆綁固定汽車動力電纜束的裝置。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迅猛崛起。與傳統汽油汽車相比,其取消了燃油回路,并增加了一系列高功率電器件。為了能量流的形成和整車高壓回路的建立,各大功率電器件之間使用動力線束進行連接。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線束和傳統燃油車低壓線束相比,其具有橫截面積大、重量大等特點,并且在汽車行駛中存儲動力線束振動等原因,采用傳統的絕緣膠帶或者織布綁扎固定以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的應力、使用壽命等方面的要求。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動力線束受到顛簸及振動的影響較大,如未進行可靠固定,作用力將沿著動力線束傳導至功率電器件的接口插件。久而久之,將造成接口插件的松動、磨損、裂紋,甚至是破損。如此一來,便會影響高壓回路的正常工作,造成整車的故障等,嚴重時,甚至可以引起車輛及人身安全事故。與此同時,采用傳統的捆綁固定也增加了檢修維護的工作量和檢修維護難度。另外,現有的動力線束固定裝置在安裝過程中容易打滑和扭動,安裝后動力線束容易產生扭曲和較大形變應力,影響工藝一致性和產品的表觀質量。
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固定可靠、檢修維護便捷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線束固定裝置,包括用于托起支撐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線束的下板,扣合在所述下板上、用于罩在動力線束上的上板,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貫穿所述上板和下板設置、用于將動力線束緊密壓合在上板與下板之間的螺栓。
所述上板包括第一連接板,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兩側、且結構相同的第一C形彎部和第二C形彎部;所述第一連接板上設有用于套設在所述螺栓外邊緣的第一通孔。
所述下板包括第二連接板,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兩側、且結構相同的第一弧形彎部和第二弧形彎部;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用于套設在所述螺栓外邊緣的第二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上板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連接板底板的第一限位塊,所述下板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連接板的頂部的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通孔貫穿所述第一限位塊,且第二通孔貫穿所述第二限位塊。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塊的底部設置兩個結構相同、且位于第一通孔兩側的第一定位銷和第二定位銷;所述第二限位塊上開設有與第一定位銷和第二定位銷一一對應匹配的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
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底部設置數個用于防滑的凸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巧妙地設置上板、下板和螺栓,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線束支撐固定在車體上,在提供支撐固定的同時,又能避免新能源汽車行駛中動力線束任意擺動致使接口插件的松動、磨損、裂紋。本實用新型既能提高定位固定可靠性,又能延長動力線束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吉奧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吉奧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327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