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硅膠吸附后螺旋出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32356.6 | 申請日: | 2019-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095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孚鳳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5/10 | 分類號: | B01D15/10 |
| 代理公司: | 34146 合肥中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弦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慶***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料筒 廢硅膠 進料管 本實用新型 側筒壁 吸附塔 螺桿 納米二氧化硅層 螺旋出料裝置 后處理 硅膠吸附 螺桿連接 驅動電機 柔性連接 輸送效率 波紋管 出料管 內表面 振動機 出料 底端 減小 排出 筒壁 下端 黏附 通暢 停留 統一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硅膠吸附后螺旋出料裝置,包括排料筒,所述排料筒的上側筒壁設有若干個進料管,所述進料管上均設有振動機,且每個進料管底端與筒壁均為柔性連接,每個進料管的頂端均設有一截波紋管,所述排料筒下側筒壁的末端設有出料管,排料筒內設有螺桿,所述螺桿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排料筒的內表面以及螺桿的表面均涂有納米二氧化硅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能將多個吸附塔排出的廢硅膠統一進行輸送,減小了設備的占地面積,提高了輸送效率,且為廢硅膠的后處理帶來方便;另一方面,解決了廢硅膠容易堵在吸附塔下端而無法下落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廢硅膠黏附、停留在排料筒內部現象,使得整個出料過程變得更加通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膠吸附后螺旋出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有技術研究表明,通過硅膠可以將I類基礎油吸附抽提得到Ⅱ類基礎油。另外,潤滑油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就會因為雜質引入、添加劑變質等原因而失去其正常功能,成為廢潤滑油,廢潤滑油同樣可以通過硅膠吸附變成再生基礎油。
為了提高硅膠吸附效率,確保再生基礎油的品質,實際生產中會同時采用多個吸附塔進行逐級吸附。相應的帶來了一個技術問題,即硅膠吸附后廢硅膠的出料問題。由于多個吸附塔同時工作,設備占地面積大,出料量大,加上硅膠吸附后呈粘稠狀,導致出料較為困難,出料后無法統一處理等,這也是目前亟待克服的技術瓶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硅膠吸附后螺旋出料裝置,其解決了傳統出料裝置占地面積大,出料困難,出料后不便于統一處理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硅膠吸附后螺旋出料裝置,包括排料筒,所述排料筒的上側筒壁設有若干個進料管,所述進料管上均設有振動機,且每個進料管底端與筒壁均為柔性連接,每個進料管的頂端均設有一截波紋管,所述排料筒下側筒壁的末端設有出料管,排料筒內設有螺桿,所述螺桿連接有驅動電機;
所述排料筒的內表面以及螺桿的表面均涂有納米二氧化硅層。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進料管的個數為4-8個。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納米二氧化硅層的厚度為1-2mm。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排料筒上用于連接進料管的位置處均設有安裝環,所述安裝環的內徑大于進料管的外徑,所述進料管插在安裝環內,且在進料管與安裝環之間設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將多個吸附塔排出的廢硅膠統一進行輸送,減小了設備的占地面積,提高了輸送效率,且為廢硅膠的后處理帶來方便;另一方面,解決了廢硅膠容易堵在吸附塔下端而無法下落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廢硅膠黏附、停留在排料筒內部現象,使得整個出料過程變得更加通暢。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中:1-排料筒,2-進料管,3-振動機,4-波紋管,5-出料管,6-螺桿,7-驅動電機,8-安裝環,9-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只用于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申請內容對本申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孚鳳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孚鳳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323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