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微流控芯片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7943.6 | 申請日: | 2019-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3070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蔣克明;劉聰;周武平;劉聰;張濤;黎海文;張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M1/34 | 分類號: | C12M1/34;C12M1/00;B01L3/00 |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微流控芯片 液滴 微流控芯片結構 負壓驅動 快速生成 壓力響應 樣品準備 液滴生成 熒光檢測 數字PCR 生成油 填充液 擴增 微滴 正壓 兼容 封閉 檢測 | ||
1.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硬質聚合物制成的流道層、蓋板;所述流道層端面嵌入式的設有液滴生成結構、液滴分散結構、液滴收集結構;所述蓋板覆蓋于所述液滴生成結構、所述液滴分散結構、所述液滴收集結構上,以使得蓋板側的所述液滴生成結構、所述液滴分散結構、所述液滴收集結構隔離外界環境;其中,
所述液滴生成結構與所述蓋板形成用于生成液滴的微流道;所述液滴分散結構與所述蓋板形成用于分散液滴的微流道;所述液滴收集結構與所述蓋板形成用于收集液滴的微流道;所述液滴生成結構、所述液滴分散結構、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的微流道依次連通;
通過壓力作用,液滴從液滴生成結構的微流道生成后,經液滴分散結構的微流道進行分散流至所述液滴收集結構,以使得液滴收集結構的微流道內存儲單層的液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分散結構的微流道的通道高度為HF1,所述液滴生成結構的微流道末端的通道高度為HS,其中,HS≤HF1;所述液滴分散結構的微流道末端的通道高度為HF2,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的微流道的通道高度為HC,其中,HF2<HC。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為扁平型通道,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的微流道的通道高度為HC,液滴直徑d,則d<HC<2d。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的微通道側壁設有引導結構,用于引導所述液滴收集結構內的液滴向末端流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收集結構的微通道中設置有柱狀結構,用于阻擋液滴流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其特征在于:遠離液滴分散結構的若干所述柱狀結構的阻擋大于靠近液滴分散結構的若干所述柱狀結構的阻擋。
7.微流控芯片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油腔、樣品腔、廢液腔;所述油腔與所述樣品腔連通液滴生成結構,所述廢液腔連通液滴收集結構;所述油腔用于加載液態油,所述樣品腔用于加載樣品,所述廢液腔用于收集廢液。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腔連接正壓或負壓驅動裝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共用一所述廢液腔。
10.如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一體式液滴微流控芯片結構關于所述廢液腔中心軸線旋轉對稱或鏡像對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794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樣本收集管及樣本收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因測序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