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利用水電站尾水進行集魚的升魚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5029.8 | 申請日: | 2019-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736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翁永紅;王翔;吳俊東;宋志忠;朱世洪;范五一;牛運華;路萬鋒;王程;徐唐錦;袁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00 | 分類號: | E02B1/00;E02B8/08 |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升機構 魚池 底板 本實用新型 導水墻 集魚箱 消力池 集魚 尾水 水電站尾水 水平臺 尾水渠 魚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利用水電站尾水進行集魚的升魚機裝置。它包括導水墻、集魚池、集魚箱和提升機構,所述導水墻設置在尾水洞/管底板和消力池和/或尾水渠底板上,所述集魚池設置在尾水洞/管下游側或消力池中,所述集魚箱與所述提升機構連接,所述提升機構設置在尾水平臺和集魚池上。本實用新型具有提高集魚效率,更好的保護魚類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和環保工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是利用水電站尾水進行集魚的升魚機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在發揮其防洪、發電、航運等效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對魚類洄游通道的阻隔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過魚設施作為緩解大壩阻隔效應的魚類保護措施在國際上采用已有300多年,能夠起到恢復魚類洄游通道和溝通上下游魚類交流的作用。過魚設施的主要類型包括魚道、升魚機、魚閘和集運魚系統等。其中集運魚系統由于布置靈活、過壩簡便、不受壩高限制、節省魚類體力、投資較小等,適用于高壩工程采用,近年來發展迅速。
目前,過魚設施集魚方式一般有幾種,對于魚道而言,魚道進口布置在河岸邊,通過魚道下泄水流或補水進行誘魚,升魚機和魚道一樣,一般通過補水誘魚,進口位置一般設在岸邊。
以上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1)過魚設施進口布置在岸邊或大壩中某一位置,但由于其下泄流量遠遠低于發電尾水流量,大部分魚類會仍會被發電尾水吸引,沿尾水主流上溯,聚集在尾水管(尾水洞)附近,造成過魚設施進口集魚效率低下;
2)為提高過魚設施進口誘魚效率,部分過魚設施在進進魚口行補水以增大誘魚流量,由于補水流量有限,也難以和發電尾水競爭,另外,補水一般來自上游庫區或者修建泵站供水,進行補水時會消耗流量或增加能耗,對工程發電效益影響較大;
3)過魚設施進魚口高程固定,難以適用于棲息在不同水層的魚類。
現有申請號為:201711383215.6,專利名稱為《一種可適應水位變幅的集運魚系統》和申請號為:201810150802.9,專利名稱為《一種升魚機集魚系統裝置》均公開了包括補水系統、集魚系統、升降轉移系統的集運魚裝置系統,集魚箱設置于集魚廊道首部并安裝在升降系統上,根據魚類監測器觀測到的魚群特征與水位流量變化自動優化調節進魚口閥門和補水閥門的開度,滿足不同種類魚群在不同位置的適宜水力條件;但其是利用水泵等補水設施抽取水源進行誘魚,一是流量有限,誘魚效率較低;二是水泵抽水能耗較大,對工程發電效益影響較大;三是集魚通道進魚口高程固定,不能適用于棲息在不同水層的魚類,集魚種類受到限制;四是具有拖曳格柵下放、拖曳格柵平移等較多的機械設備及機械操作,機構及操作較為復雜。
現有申請號為201711278801.4,專利名稱為《綜合性集運魚平臺及解決水電站阻礙魚類上溯的方法》公開了在尾水下游魚類上溯到達的最前沿位置下游區域新建集誘魚通道,并在通道內增設相關集誘魚措施、觀測設備以及提升轉運設置,實現壩下魚類誘集、觀測和轉運等目的的綜合性集運魚平臺及解決水電站阻礙魚類上溯的方法;其通過水泵組泵送一定流量的水體,經布設在通道兩側與預埋在底部的管道出水,形成針對不同過魚目標的喜好流速分布來誘集魚類,但其利用水泵人工造流以吸引魚類,具有如下不足:①流量有限,誘魚效率低;②水泵抽水能耗較多較大;③水泵可能產生振動和噪聲,影響誘魚效果;另外,該申請僅公開了通過人造水流及攔魚網或相關輔助手段將魚類驅趕或誘集至集魚箱內,但沒有具體公開其設備及操作流程,實際上操作難度極大,并可能帶來對魚類的損傷。
另外,其公開了集魚通道內可通過人造水留,將通道內魚類誘集至集魚箱內,也可以通過攔魚網或相關輔助手段,將魚類驅趕或誘集至集魚箱內;但其集魚箱設于集魚通道的階梯上,集魚期間,集魚箱一側箱門向上提升開啟,當箱內誘集一定數量魚類后,放下開啟的箱門,防止集魚箱內魚類逃逸,增設集魚通道,耗時耗力,對工程發電效益影響較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50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電站尾水集魚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魚塘的生態防護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