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3602.1 | 申請日: | 2019-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7625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初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85/00 | 分類號: | E05B85/00;E05B79/08 |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雙***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鎖卡 門鎖拉桿 門鎖組件 門鎖 擺臂 固定卡扣 活動卡扣 本實用新型 工作可靠性 方便門鎖 扣連接 外開臂 旋轉扣 卡扣 拉桿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所述一種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包括門鎖拉桿、門鎖外開擺臂以及門鎖卡扣,門鎖卡扣連接在門鎖拉桿和門鎖外開擺臂之間,且門鎖卡扣包括可相對扣合的固定卡扣和活動卡扣,固定卡扣與門鎖外開擺臂連接,活動卡扣可相對固定卡扣旋轉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通過在門鎖卡扣上設置固定卡扣與活動卡扣,可以保證門鎖拉桿與門鎖外開臂可以分離,方便門鎖拉桿調整相對于門鎖卡扣的位置,防止門鎖拉桿與門鎖卡扣發生位移,從而導致拉動門鎖拉桿時,無法帶動門鎖外開擺臂,導致門鎖組件開啟失效,進一步地提高門鎖組件的工作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現有車輛的門鎖組件打開時,一般是通過拉動門鎖拉桿,門鎖拉桿與門鎖卡扣插接配合并最終帶動門鎖外開擺臂運動進行解鎖操作,但是隨著門鎖開啟閉合的次數增加,門鎖卡扣相對于門鎖拉桿的位置易發生位移,導致開啟門鎖組件時門鎖卡扣竄動后異響及無法開啟,造成客戶體驗度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該門鎖組件工作可靠,門鎖卡扣不易發生位移。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包括:門鎖拉桿、門鎖外開擺臂以及門鎖卡扣,所述門鎖卡扣連接在門鎖拉桿和所述門鎖外開擺臂之間,且所述門鎖卡扣包括可相對扣合的固定卡扣和活動卡扣,所述固定卡扣與所述門鎖外開擺臂連接,所述活動卡扣可相對所述固定卡扣旋轉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通過設置門鎖卡扣,將門鎖拉桿與門鎖外開擺臂可靠地連接為一體,需要開啟門鎖時,通過拉動門鎖拉桿,門鎖卡扣可以及時有效的帶動門鎖外開擺臂進行解鎖,從而完成門鎖組件的開啟工作,保證門鎖組件工作可靠性高,通過在門鎖卡扣上設置固定卡扣與活動卡扣,可以保證門鎖拉桿與門鎖外開臂可以分離,方便門鎖拉桿調整相對于門鎖卡扣的位置,防止門鎖拉桿與門鎖卡扣發生位移,從而導致拉動門鎖拉桿時,無法帶動門鎖外開擺臂,導致門鎖組件開啟失效,進一步地提高門鎖組件的工作可靠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活動卡扣上設置有第一卡接結構,所述固定卡扣上設置有第二卡接結構,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在所述活動卡扣旋轉扣合在所述固定卡扣上時卡接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固定卡扣和所述活動卡扣上均設置有拉桿凹槽,所述門鎖拉桿配合在所述拉桿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凹槽的截面為半圓形,且所述拉桿凹槽在所述門鎖卡扣的長度方向上貫穿所述門鎖卡扣的兩個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門鎖拉桿的下端為螺紋段,所述拉桿凹槽的內周面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螺紋段與所述內螺紋配合。
具體地,所述螺紋段的長度不小于所述門鎖卡扣的長度,所述門鎖卡扣位于所述螺紋段的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凹槽的內表面涂覆有膠粘層。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活動卡扣的自由端設置有手持部,手持部向遠離所述固定卡扣的方向延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固定卡扣與所述活動卡扣的活動連接端形成為薄壁結構,所述薄壁結構上開設有凹槽。
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實施例的車輛,包括上述的用于車輛的門鎖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36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