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1639.0 | 申請日: | 2019-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44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宏玉;徐晴;陳夢杰;丁佳妮;董云燕;羅佳;汪留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長征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5/05 | 分類號: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00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便攜式 頸椎 固定 器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包括底座、固定裝置、快速充氣裝置;底座由底板、頭部軟墊、連接板和綁帶組成;底板的下面設有環形魔術貼,上面固定連接有頭部軟墊,在頭部軟墊的左右兩旁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上面設有燕尾槽;底板的左右兩端各連接兩條綁帶,綁帶上設有長條形魔術貼;固定裝置由氣囊、導管、按壓球和燕尾銷組成;氣囊的下面固定連接有燕尾銷;后面設有排氣閥和單向閥,單向閥上密封連接有導管;導管上連接有按壓球;氣囊上安裝有快速充氣裝置。其優點表現在:方便攜帶、可拆卸方便收納;可對頭頸部起到制動與固定作用;減少救護者及照顧者的壓力;根據不同傷員的需求,可通過按壓球進行調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或救護情況下所使用的頸椎外固定器大多是分體的,不便于收納。緊急救護時在給傷病員佩戴頸椎外固定器具時大多需要給患者翻身,為了保護傷病員的整個脊柱尤其是頸椎的穩定性至少需要兩人協作給予翻身,而在翻身搬動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很易給傷病員造成二次損傷,導致其病情加重,重者癱瘓。另外,在轉運的途中所使用的擔架或救護床與所需要的頸椎外固定器是分開放置的,未能呈現一體化,方便醫務人員裝備。
中國專利文獻:CN109223286A,公開日:2019.01.18,公開了一種頸椎康復支撐裝置,包括所述的頸椎支撐墊,頸椎支撐墊的兩側底部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支撐桿,固定支撐桿下方設置有肩部固定支撐架,肩部固定支撐架與固定支撐桿之間設置有伸縮式固定支撐桿,頸椎支撐墊套裝在加固保暖裝置上
中國專利文獻:CN109223276A,公開日:2019.01.18,公開了一種多自由度頸椎升降牽引器,所述多自由度頸椎升降牽引器包括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的若干柔性致動器柱,所述柔性致動器柱高度可調節,所述柔性致動器柱內設有電熱絲和低熔點合金,所述低熔點合金熔點范圍在40°至70°之間,通過通電加熱電熱絲熔化低熔點合金實現剛度變化。
中國專利文獻:CN206324579U,公開日:2017.07.14,公開了一種頸椎患者多功能固定枕,包括固定枕本體,所述固定枕本體前部厚度大于后部,所述固定枕本體前部和后部之間設有帶弧度的過渡段,所述固定枕本體前部中間設有頭型凹陷區,所述凹陷區下方為可拆卸式枕墊(1),所述凹陷區左右兩側分別為第一固定翼(2)和第二固定翼(3),所述第一固定翼(2)和第二固定翼(3)可拆卸式連接于固定枕本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一固定翼(2)和第二固定翼(3)靠近凹陷區一側設有耳廓形狀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固定翼(2)和第二固定翼(3)靠近凹陷區一側由轉軸固定。
但是關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所述的多功能便攜式頸椎外固定器具包括底座(1)、固定裝置(2)、快速充氣裝置(3);所述的底座(1)由底板(11)、頭部軟墊(13)、連接板(14)和綁帶(16)組成;所述的底板(11) 呈長方體板狀,所述底板(11)的下面設有環形魔術貼(12);所述底板(11) 的上面固定連接有頭部軟墊(13),在所述頭部軟墊(13)的左右兩旁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4);所述連接板(14)的上面設有燕尾槽(15),所述的燕尾槽(15)上安裝有固定裝置(2);所述底板(11)的左右兩端各連接兩條綁帶(16),所述的綁帶(16)一端和底板(11)連接、另一端設有長條形魔術貼(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長征醫院,未經上海長征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16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