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施工現場便攜式監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1021.4 | 申請日: | 2019-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58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崇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明號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3/04 | 分類號: | F16M13/04;F16M11/04;H04N5/225;H04N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2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一體機 便攜式監控裝置 攝像裝置 施工現場 無線連接 后臺控制中心 控制攝像裝置 本實用新型 數據線連接 監控裝置 施工操作 預警信息 拍照 協同 錄像 監控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施工現場便攜式監控裝置,包括多功能一體機和攝像裝置,多功能一體機和攝像裝置通過數據線連接,多功能一體機用于控制攝像裝置進行拍照或者錄像,多功能一體機與后臺控制中心無線連接,兩臺及兩臺以上的多功能一體機之間無線連接。本監控裝置是針對個人的施工操作的監控,實現指導操作、發出預警信息以及協同工作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監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施工現場便攜式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用于電力監控及遠程服務的應用仍采用人工監控及電話咨詢的方法,手段原始、效率低下,安全有效性較差,無法第一時間實時了解現場,極大地阻礙了電力生成營銷工作的發展。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利用現有科學技術積極開發新的電力監控服務信息處理系統,向更高安全性、更大集成度、更多功能化、更方便操作及信息管理的趨勢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現場便攜式監控裝置,其適用于施工現場,具有便攜和遠程實時監控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施工現場便攜式監控裝置,包括多功能一體機和攝像裝置,所述多功能一體機和所述攝像裝置通過數據線連接,所述多功能一體機用于控制所述攝像裝置進行拍照或者錄像,所述多功能一體機與后臺控制中心無線連接,兩臺及兩臺以上的所述多功能一體機之間無線連接。
較佳的,監控裝置包括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將所述攝像裝置固定在安全帽帽檐上或別在衣服上,而所述多功能一體機放在口袋內或者掛在脖子上。
較佳的,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夾持部、旋轉連接部和第二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用于夾持所述攝像裝置,所述第二夾持部用于夾持安全帽帽檐,所述旋轉連接部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用以調節所述攝像裝置的拍攝角度。
較佳的,所述旋轉連接部包括固定件和轉動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夾持部,所述轉動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夾持部,所述轉動件可繞所述固定件轉動。
較佳的,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固定在所述攝像裝置上,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通過磁吸夾緊衣服,使所述攝像裝置別在衣服上。
較佳的,監控裝置包括底座機構,所述攝像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機構上,所述底座機構用于調節所述攝像裝置左右旋轉和/或上下旋轉。
較佳的,所述底座機構包括底座、上下轉動連接件和水平轉動連接件,所述上下轉動連接件沿著所述底座上的弧形孔在一預設的角度范圍內上下旋轉,所述水平轉動連接件固定在所述上下轉動連接件上,所述攝像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水平轉動連接件上,所述水平轉動連接件自身可帶動所述攝像裝置左右旋轉。
較佳的,所述多功能一體機包括GPS定位模塊和/或北斗定位模塊。
較佳的,所述多功能一體機支持3G/4G網絡。
較佳的,所述多功能一體機支持WIFI、移動網絡自動切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多功能一體機控制攝像裝置進行拍照或錄像,并把照片或視頻信息傳回至后臺控制中心,后臺控制中心根據照片或視頻信息人工判別當前現場施工人員操作是否規范,是否有什么異常情況,并給出正確操作指示或者預警信息;
多功能一體機可以與后臺控制中心實現對話,兩臺及以上的多功能一臺機之間也可以實現對話;
夾持機構可以方便地將攝像裝置固定在安全帽帽檐上或者別在衣服上,而多功能一體機可以放在口袋里,在施工過程中也不影響監控裝置的正常使用,該監控裝置具有便攜,使用方便的特點;
底座機構可以使攝像裝置放在施工人員工作臺的位置,并且可以調整攝像裝置的拍攝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明號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明號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10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