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05038.0 | 申請日: | 2019-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590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潘錢麗;王黎梅;王敏霞;陳文宇;呂曉東;方志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市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32 | 分類號: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孫家豐 |
| 地址: | 314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套式防 刺傷 胰島素 注射 針頭 | ||
一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包括注射針(1)、針座(2)、保護套(3)和轉套(7),轉套成圓筒形,上底的中心有一個圓孔(9),側面的中部的內壁上有一塊圓柱形的凸塊(8);針座的外側壁上有一條斜向的凹槽(4),轉套套在針座和保護套的外面,轉套內壁上的凸塊嵌入針座的外側壁上的凹槽中。轉動轉套,轉套向下移動,保護套從轉套上底中心的圓孔中伸出,取下保護套,注射針露出,就可進行注射;反向轉動轉套,轉套將注射針包住,從胰島素筆上取下注射針頭,操作者的手不會碰到注射針,可有效防止胰島素注射針刺傷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具的結構,一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
背景技術
中國糖尿病發病率已經高達11.6%,30年來已翻了17倍。胰島素治療是臨床治療糖尿病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胰島素針頭是將胰島素注射到皮下的必要材料,一次性使用,每注射一次,就要換一個針頭。雖然胰島素筆的針頭上套有安全帽,胰島素注射相關針刺傷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臨床工作中要求操作者在注射胰島素前將胰島素筆針頭上的大安全帽和小安全帽取下,注射結束后將大安全帽回套后取下注射針頭,在這個操作過程中,有回套造成針刺傷的可能,也有大安全帽丟失徒手取下針頭造成針刺傷的可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可有效防止胰島素注射針刺傷。
這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包括注射針、針座、保護套和轉套。針座成圓筒形,內壁有螺紋,注射針固定在針座的上底的中心,保護套為圓管形,套在注射針上。轉套成圓筒形,有一個上底和一個側面,轉套的內徑等于針座的外徑,轉套的內腔的高等于針座的高加保護套的高,轉套的上底的中心有一個圓孔,此圓孔的直徑大于保護套的外徑,轉套的側面的中部的內壁上有一塊圓柱形的凸塊。針座的外側壁上有一條斜向的凹槽,此凹槽的寬等于轉套內壁上的凸塊的直徑,凹槽的深等于凸塊的高,凹槽的上端有一段第一水平段,凹槽的下端有一段第二水平段。轉套套在針座和保護套的外面,轉套內壁上的凸塊嵌入針座的外側壁上的凹槽中。
這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的轉套內壁上的凸塊位于針座的外側壁上的凹槽的上端時,轉套將保護套及里面的注射針包住,使用時,將這種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裝在胰島素筆上,轉動轉套,由于凸塊與凹槽的導向,轉套向下移動,直到凸塊進入凹槽下端的第二水平段中,此時,保護套從轉套上底中心的圓孔中伸出,取下保護套,注射針露了出來,就可進行注射;注射完畢,反向轉動轉套,直到轉套內壁上的凸塊位于針座的外側壁上的凹槽的上端,轉套將注射針包住,此時可從胰島素筆上取下注射針頭,操作者的手不會碰到注射針,可有效防止胰島素注射針刺傷的事故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原有的胰島素注射針頭的結構圖;
圖2為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中的注射針、針座和保護套的結構圖;
圖3為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中的轉套的結構圖;
圖4為轉套的俯視圖;
圖5為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的完整結構圖;
圖6為轉套下移后的轉套式防刺傷胰島素注射針頭:
圖7為圖6中的保護套取下后的狀態;
圖8為圖7中的轉套上移后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已有的胰島素針頭包括注射針1、針座2和保護套3。針座2成圓筒形,內壁有螺紋,注射針1的下端與針座的上底的中心相固定,保護套3為圓管形,套在注射針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市第一醫院,未經嘉興市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050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凝土外加劑攪拌裝置中的溢流沖洗座結構
- 下一篇:一種可穿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