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梯智能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83652.1 | 申請日: | 201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68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斌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晟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06 | 分類號: | B66B1/06;B66B1/34;B66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紅外探測器 電梯 顯示終端 轎廂 攝像機 環形閉合 滑動連接 門感應器 轉動 軌道 智能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 發出指令 循環轉動 無死角 移動性 檢測 盲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梯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設于PLC控制器、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門感應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所述門感應器設置于電梯門上側,所述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滑動連接在電梯頂板上,所述電梯頂板設置有環形閉合軌道,所述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滑動連接環形閉合軌道上并同時均連接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人體紅外探測器信號后發出指令控制環形閉合軌道轉動并帶動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轉動作業。該系統中的人體紅外探測器,感應到有人進入電梯后,發出信號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階段性循環轉動,對電梯內的情況無死角檢測,避免移動性盲點,檢測效果更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梯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連接物品的網絡,許多學者討論物聯網中,經常會引入一個M2M的概念,可以解釋成為人到人(Man to Man)、人到機器(Man to Machine)、機器到機器從本質上而言,在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交互,大部分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
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其在2011年的產業規模超過2600億元人民幣。構成物聯網產業五個層級的支撐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分別占物聯網產業規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參與廠商眾多,成為產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產業分布上,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規模位列四大區域之首。
與此同時物聯網的提出為國家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實現智慧城市的互聯互通協同共享,《計算機學報》刊發的《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4]一文對其體系結構、實現方法進行了分析介紹。
但市場上現有的物聯網設備部件配置方案都較為傳統,如攝像頭和傳感器等要放到對應位置,要么對角,要么電梯口門頭上,這些安裝方案,雖然能一定程度增大其監測范圍,但同樣由于其固定方案,監測效果并不全面,如現實中實例,一個電梯內安裝的攝像設備,在入門的左上角,一個人推著拖車進入電梯,拖車上放著剛好和電梯門平齊的家具,進入后,家具則遮擋了該攝像設備的大部分視野,里面的人和事態,均起不到有效的檢測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梯智能控制系統,有效解決現有市場產品功能性過于單一的問題,提升產品實用性,檢測范圍全面性更好。
為解決該問題提供的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梯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設于PLC控制器、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門感應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所述門感應器設置于電梯門上側,所述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滑動連接在電梯頂板上,所述電梯頂板設置有環形閉合軌道,所述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滑動連接環形閉合軌道上并同時均連接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人體紅外探測器信號后發出指令控制環形閉合軌道轉動并帶動攝像機、人體紅外探測器、和轎廂顯示終端轉動作業。該系統中置入人體紅外探測器,感應到有人進入電梯后,即發出信號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階段性循環轉動,對電梯內的情況無死角檢測,避免移動性盲點,檢測效果更佳,更具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晟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晟度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836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