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管瘤培訓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82205.4 | 申請日: | 201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02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小敏;袁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濤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瘤 培訓 模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血管瘤培訓模型,包括內部設有顱骨腔的顱骨,所述顱骨腔內設有顱內動靜脈血管,所述顱內動靜脈血管上設有至少一個血管瘤模型,所述血管瘤模型包括載瘤血管和設于所述載瘤血管上的血管瘤主體,所述血管瘤模型通過所述載瘤血管與所述顱內動靜脈血管可拆卸連接,所述顱骨上設有供針對對應血管瘤模型進行鎖孔入路模擬手術的骨窗或與所述顱骨可拆卸連接的循環顱骨片。本實用新型通過模擬血管瘤大小、形態、不同位置及指向的組合,選擇合適的入路方式、血管瘤夾的型號和夾閉角度,能夠提高醫生對血管瘤夾閉術的操作技能和經驗積累,減少血管瘤手術實操時血管瘤破裂的幾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血管瘤培訓模型。
背景技術
血管壁薄弱局部形成膨起(球形隆起),形成瘤囊樣改變,內充滿血液,形成動脈瘤。根據動脈瘤出現部位不同,可分為顱內動脈瘤、腹主動脈瘤、胸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內臟動脈瘤等。而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于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
顱內動脈瘤按照發生部位分類,可以分為兩大類:Willis環前循環動脈瘤和Willis環后循環動脈瘤。其中Willis環前循環動脈瘤包括:頸內動脈動脈瘤、后交通動脈動脈瘤 、脈絡膜前動脈動脈瘤、大腦前動脈動脈瘤、前交通動脈動脈瘤、大腦中動脈動脈瘤,Willis環后循環動脈瘤包括:椎動脈動脈瘤、基底動脈動脈瘤、大腦后動脈動脈瘤。約85%的動脈瘤位于Willis動脈環前半環頸內動脈系統。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血管病變中常見危險性極高的疾病,是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的因素之一,起最大危險為破裂出血,目前治療動脈瘤較為有限的辦法是動脈瘤夾閉術和血管內介入治療。
血管內介入治療損傷比較小,能夠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但缺點是目前的花費較大,復發率相對較高。動脈瘤夾閉術的費用相對少些,動脈瘤夾閉治療也相對徹底些,沒有殘留,復發率很低,對于合并有顱內較大血腫的患者也很合適,手術的時候可以同時進行血腫的清除。但是開顱損傷大,有一定的并發癥,所以手術需要豐富經驗和很高醫術的神經外科醫生。
動脈瘤頸夾閉術的目的在于阻斷動脈瘤的血液供應,避免發生再出血;保持載瘤及供血動脈繼續通暢,維持腦組織正常血運。其原理是用特制的一種無磁金屬夾將動脈瘤從根部(瘤頸)夾閉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目的。先根據影像圖像,如磁共振動脈造影(MRA)、CT動脈造影(CTA)或腦血管造影(DSA)等的一種或幾種方式檢查出病灶的位置,采用鎖孔技術、微創開顱,開一個小孔,使用高倍顯微鏡,把蛛網膜包裹的載瘤動脈解剖出來,降低動脈瘤內壓,將血管充分顯露出來;然后將動脈瘤的瘤頸和瘤體、顯露出來,同時還要將與動脈瘤粘連的細微血管從動脈瘤表面分離出來,防止因手術誤夾這些微小血管造成腦損傷;最后用特制的動脈瘤夾夾閉腦動脈與正常動脈相連的部位,也就是瘤頸,徹底阻斷動脈瘤體遭受到血液的沖擊致使動脈瘤破裂出血。
動脈瘤夾閉術是開顱手術,創傷大,并發癥也比較多;經驗豐富,技能卓越的神經外科醫師、動脈瘤病灶的準確評估,合適動脈瘤夾的選擇等條件都是保證動脈瘤夾閉術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如今,隨著手術器械和技術的提高,其手術相關并發癥較為明顯減少,但發生動脈瘤破裂仍是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直接影響手術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如何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預防術中動脈瘤破裂及破裂后的處理成為手術成功的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種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血管瘤培訓模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血管瘤培訓模型按照顱內血管瘤發生部位集合了常見的血管瘤,以及針對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的手術入路的鎖孔骨窗或循環顱骨片。通過模擬血管瘤大小、形態、不同位置及指向的組合,選擇合適的入路方式、血管瘤夾的型號和夾閉角度,能夠提高血管瘤夾閉術的操作技能和經驗積累,減少血管瘤實操時血管瘤破裂的幾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的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822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墻面深溝槽構件及結構
- 下一篇:一種果園殘枝撿拾粉碎還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