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78774.1 | 申請日: | 201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075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常文慧;鞏慧健;郭俊杰;楊紅梅;于小平;任莉;喬賓賓;周杰;白建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2B5/02 |
| 代理公司: | 14106 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奇 |
| 地址: | 046000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襯架 整體鋼管 梯形溝槽 開挖 懸吊支撐 排水溝 混凝土澆筑層 本實用新型 頂端間隔 混凝土層 模板體系 滲水能力 施工效率 整體澆筑 施工縫 底端 外端 懸吊 左端 澆筑 水溝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解決了現有的排水溝混凝土層澆筑過程中容易產生施工縫的問題。包括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中懸吊有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兩側頂端間隔地設置有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3),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3)的外端是設置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兩側的地面上的,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左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左側模板(4),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右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右側模板(6),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底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底模板(5),在左側模板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的左內側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7)。提高了水溝的抗滲水能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澆筑模板體系,特別涉及一種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
背景技術
在梯形排水溝的施工過程中,一般是先要開挖溝體,在開挖的溝體內進行混凝土澆筑,以形成混凝土保護層,從而延長溝體的使用壽命。在溝內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先要在溝內搭設溝身模板,常規施工方法是先澆筑溝底混凝土基礎,待其凝固后,在其上搭設側模板,進行溝體側面澆筑,最后形成梯形混凝土層溝槽,由于混凝土是通過兩次澆筑完成的,在兩次澆筑的結合面上會形成施工縫,水溝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水體從施工縫中滲入,影響到排水溝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一種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解決了現有的排水溝混凝土層澆筑過程中容易產生施工縫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
一種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包括開挖后的梯形溝槽,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中懸吊有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兩側頂端間隔的設置有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的外端設置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兩側的地面上,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左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左側模板,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右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右側模板,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底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底模板,在左側模板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的左內側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在右側模板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的右內側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在底側模板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的溝底面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
在底模板上設置有混凝土振搗器插入孔。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開挖溝體中懸吊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的方式,實現了梯形溝體混凝土層的一次性澆筑,避免了常規二次澆筑施工縫的形成,提高了水溝的抗滲水能力,整體模板通過吊裝進行整體移動,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溝體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梯形排水溝整體澆筑模板體系,包括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中懸吊有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兩側頂端間隔的設置有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3,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3的外端設置在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兩側的地面上,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左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左側模板4,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右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右側模板6,在梯形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底端外側面上設置有底模板5,在左側模板4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的左內側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7,在右側模板6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的右內側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7,在底側模板5與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的溝底面之間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層7。
在底模板5上設置有混凝土振搗器插入孔。
先開挖橫斷面為梯形的排水溝溝槽。根據開挖后的梯形排水溝斷面尺寸,以及溝體內預澆筑的混凝土層的厚度來確定整體鋼管內襯架2的橫斷面尺寸,制作長度為5米一節的梯形柱體,在該梯形柱體的左右兩側間隔布設內襯架體懸吊支撐梁3,在梯形柱體的兩側面分別綁扎安裝側模板,在梯形柱體的底側面綁扎安裝底模板,將綁扎好模板的梯形柱體整體吊裝到梯形溝槽1中,并使懸吊支撐梁3搭接在梯形溝槽1兩側的地面上,調整對中后,封堵端頭,開始澆筑混凝土,形成梯形輪廓的混凝土澆筑層7,待混凝土澆筑層7凝固后,通過吊車將帶有模板的梯形柱體整體吊起,移動到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的下一段澆筑處上方,然后下落到開挖后的梯形溝槽1中,進行下一段的澆筑;如此循環直至掙個溝體澆筑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787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