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77585.2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78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雕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石化學(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8/885 | 分類號: | B29C48/885;B29B9/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通途佳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槽 熱氣管道 冷凝管道 水霧冷卻裝置 水霧發生器 條狀塑料 循環管道 吸收盤 支撐輥 本實用新型 熱回收系統 降溫冷卻 冷卻裝置 一端連接 冷凝片 水霧 用水量 懸掛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裝置領域,公開了一種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槽和循環管道;所述冷卻槽內設置有多個支撐輥和多個水霧發生器;所述循環管道包括吸收盤、熱氣管道;所述熱氣管道上還設置有冷凝管道;所述熱氣管道接入熱回收系統;所述冷凝管道另一端連接于冷卻槽;所述冷卻槽截面為U型結構;所述支撐輥兩端安裝在冷卻槽兩側;所述水霧發生器安裝在冷卻槽底部;所述吸收盤懸掛在冷卻槽上部;熱氣管道內與冷凝管道相連處設置有冷凝片。利用水霧對產品進行降溫冷卻,減少用水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改性塑料是在普通塑料原料中添加改性材料后重新加工得到的具有新的化學性質的塑料材料。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混合均勻的塑料原料和改性材料進行螺桿塑化并擠出成條形,接著對條形中間體進行降溫冷卻后風干、切粒、過篩、過磁、攪拌后打包入庫。其中目前常用的降溫冷卻方法是將條狀中間體通如水槽中,利用冷水進行降溫冷卻,該方法對水質要求高,且用水量大,條狀中間體的熱量得不到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利用水霧對條狀塑料中間體進行降溫冷卻。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槽和循環管道;所述冷卻槽內設置有多個支撐輥和多個水霧發生器;所述循環管道包括吸收盤、熱氣管道;所述熱氣管道上還設置有冷凝管道;所述熱氣管道接入熱回收系統;所述冷凝管道另一端連接于冷卻槽。所述水霧發生器將水轉化成水霧,通過水霧對條形中間體降溫冷;所述支撐輥起到支撐條狀中間體的作用,避免條狀中間體直接接觸水;所述循環管道將水霧和條狀中間體的熱量吸收值其中。
進一步的是:所述冷卻槽截面為U型結構。
進一步的是:所述支撐輥兩端安裝在冷卻槽兩側。
進一步的是:所述水霧發生器安裝在冷卻槽底部。冷卻槽中準備適量純凈水,水霧發生器將水轉化為水霧對條狀中間體進行降溫冷卻,水霧發生器安裝在冷卻槽底部,水霧向上運動,可以提高水霧與條狀中間體的接觸面積,提高冷卻效率。
進一步的是:所述吸收盤懸掛在冷卻槽上部。吸收盤掛在冷卻槽上部剛好可以將冷卻槽中的水霧吸入循環管道中,減少了熱量和水霧的散發。
進一步的是:熱氣管道內與冷凝管道相連處設置有冷凝片。所述冷凝片將熱氣中的水霧冷凝成水后導入冷凝管道中,冷凝管道將水重新導入冷卻槽中供水霧發生器使用,減少了熱氣管道中的水汽含量,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冷卻槽俯視圖。
圖中標記為:100、冷卻槽;110、支撐輥;120、水霧發生器;200、循環管道;210、吸收盤;220、熱氣管道;221、冷凝片;230、冷凝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條狀塑料中間體水霧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槽100和循環管道200;所述冷卻槽100內設置有多個支撐輥110和多個水霧發生器120;所述循環管道200包括吸收盤210、熱氣管道220;所述熱氣管道220上還設置有冷凝管道230;所述熱氣管道220接入熱回收系統;所述冷凝管道230另一端連接于冷卻槽100。所述熱氣管道220外層需要包覆保溫材料,減少熱量流失;
在上述基礎上,如圖1所示,所述冷卻槽100截面為U型結構。所述冷卻槽100的截面還可以為V型結構或者半圓形結構;采用U型結構,方便在底部安裝水霧發生器120,因此本實例中的冷卻槽100采用U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石化學(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聚石化學(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775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