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70888.1 | 申請日: | 2019-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901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郭棟;魏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陽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9/14 | 分類號: | B30B9/14;B30B15/00;B30B1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壓榨 脫水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包括具有第一腔室的第一機殼、第二腔室的第二機殼和第三腔室的第三機殼,所述第一機殼、所述第二機殼和所述第三機殼在水平方向上依次對接,并使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貫通;所述第一機殼的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第二機殼的下部設有出液裝置;所述第三機殼的外端部設有出料口;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電機,所述電機驅動所述螺旋輸送器;過濾網,所述過濾網設置所述第二腔室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機殼與所述螺旋輸送器之間。該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可以對餐廚垃圾快速壓榨脫水,節省餐廚垃圾的存儲空間及處理費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
背景技術
餐廚垃圾處理長期以來都是靠人工將廢棄雜物中的水分壓榨出來,工作環境十分惡劣,效率低下。利用現有設備處理餐廚垃圾時,這些水分都游離在雜物間隙,只能利用重力將雜物中的水分慢慢瀝盡,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很難對餐廚垃圾中廢棄雜物中的水分進行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在餐廚垃圾雜物處理過程中,對廢棄雜物進行壓榨脫水,快速除掉廢棄雜物中的大量水分,節省餐廚垃圾的存儲空間及處理費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包括:
機殼,所述機殼包括具有第一腔室的第一機殼、第二腔室的第二機殼和第三腔室的第三機殼,所述第一機殼、所述第二機殼和所述第三機殼在水平方向上依次對接,并使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貫通;所述第一機殼的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所述第二機殼的下部設有出液裝置,所述出液裝置與所述第二腔室連通;所述第三機殼的外端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與所述第三腔室連通;
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
電機,所述電機驅動所述螺旋輸送器,以使所述螺旋輸送器將物料從所述第一腔室螺旋輸送至所述第三腔室;
過濾網,所述過濾網設置所述第二腔室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機殼與所述螺旋輸送器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在工作過程中,餐廚垃圾物料從進料口進入第一機殼的第一腔室內,通過螺旋輸送器將垃圾物料從第一腔室輸送至第二腔室再到第三腔室中,垃圾物料在螺旋輸送器的持續擠壓輸送過程中,第二腔室中垃圾物料中的部分水分被擠滲出,經過濾網過濾流進出液裝置中而排出。在螺旋輸送器一直不斷向第三腔室中輸送垃圾物料的情況下,第三腔室中的垃圾物料逐漸增多,通過大量的垃圾物料在第三腔室中的不斷擠壓,壓榨出垃圾物料中的大量水分。在第三腔室中壓榨出的大量水分由出液裝置3排出,而壓榨脫水后的垃圾物料從第三腔室的出料口輸出。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餐廚垃圾壓榨脫水機,在餐廚垃圾物料處理過程中,可以對垃圾物料進行壓榨脫水,快速除掉廢棄雜物中的大量水分,節省餐廚垃圾的存儲空間及處理費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螺旋輸送器包括主軸和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沿所述主軸的軸向方向呈螺旋狀環繞在所述主軸上,所述電機與所述主軸的一端相連且臨近于與所述進料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螺旋葉片的螺距在從所述第一腔室至所述第二腔室的方向上逐漸由小變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三腔室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內徑。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第一腔室的內徑與所述第二腔室的內徑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陽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未經安陽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708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