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外廓尺寸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68947.1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778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萬里;荊根強;洪漢玉;章秀華;代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漢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4 | 分類號: | G01B11/04;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32341 南京中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振濤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顯示屏幕 處理器裝置 車輛輪廓 傳感裝置 激光雷達 通訊裝置 尺寸數據 支架 外廓尺寸測量裝置 激光雷達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 測量裝置 電源裝置 信號處理 支架上部 自動測量 不停車 外廓 發送 傳輸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外廓尺寸測量裝置,該測量裝置包括支架、設置于支架上部的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通訊裝置、處理器裝置、電子顯示屏幕、電源裝置,通訊裝置與處理器裝置、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電子顯示屏幕連接,處理器裝置將處理后的車輛輪廓尺寸數據通過通訊裝置發到電子顯示屏幕;激光雷達傳感裝置設置于支架的上部,處理器裝置用于將激光雷達傳感器接收的信號處理得到車輛輪廓尺寸數據,車輛輪廓尺寸數據通過通訊裝置傳輸給電子顯示屏幕;電子顯示屏幕用于顯示激光雷達傳感裝置發送的車輛輪廓尺寸,電子顯示屏幕設置于支架的前方。本裝置能夠不停車即可實現車輛外廓尺寸的自動測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裝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車輛外廓尺寸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貨車在運輸過程中占據半壁江山,車主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改裝后增加貨運量超載運輸現象仍然非常普遍,給道路交通運輸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最新頒布實施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標準號:GB 1589-2016),對各種車輛外廓尺寸的最大限值都做了強制性規定。為了交通運輸安全,國家多部法律法規嚴禁非法改裝機動車,嚴禁駕駛非法改裝的機動車上路行駛。因此,車輛外廓尺寸的檢測是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指標之一。
傳統的車輛外廓尺寸的測量方法主要是停車測量,車輛停靠在規定的測量工位,工位安裝有紅外光幕和對射式光電傳感器測量車輛的長度,再利用頂部的激光測距儀對車輛進行線掃描,獲取車輛的高度和寬度,該方法的優點在于獲取車輛的長度和寬度信息較為準確,缺點在于耗費時間且測量的車輛高度不準確。現代的測量技術有很大的改進,采用“不停車”的方式測量,減少了監測站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增加了檢測效率,其主要方法是在工位安裝多個光電開關,控制激光發射器與激光接收器,然后根據車輛觸發的光電開關數量以及距離計算車輛的外廓尺寸,該方法優點在于車輛不必停車即可測量,缺點在于所需光電控制器數量較多,且光電控制器的數量決定了測量的精度,適用于室內測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不停車即可實現車輛外廓尺寸的自動測量的裝置。
一種車輛外廓尺寸測量裝置,該測量裝置包括支架、設置于支架上部的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通訊裝置、處理器裝置、電子顯示屏幕、電源裝置,其中:所述所述電源裝置分別于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通訊裝置、處理器裝置和電子顯示屏幕電連接,用于為測量裝置提供電能;
所述通訊裝置與處理器裝置、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電子顯示屏幕連接,其用于將激光雷達傳感裝置采集的信號發送給處理器裝置,處理器裝置將處理后的車輛輪廓尺寸數據通過通訊裝置發到電子顯示屏幕;
支架跨設于道路上方,且所述支架所屬平面垂直于路面,所述支架用于支撐激光雷達傳感裝置;
所述激光雷達傳感裝置設置于支架的上部,且該激光雷達傳感裝置均面向路面,激光雷達傳感裝置的掃描面相對路面的夾角為α;
所述激光雷達傳感裝置用于測量車輛輪廓尺寸,所述激光雷達傳感裝置與處理器裝置連接;
處理器裝置用于將激光雷達傳感器接收的信號處理得到車輛輪廓尺寸數據,所述車輛輪廓尺寸數據通過通訊裝置傳輸給電子顯示屏幕;
所述電子顯示屏幕用于顯示所述激光雷達傳感裝置發送的車輛輪廓尺寸,電子顯示屏幕設置于支架的前方。
進一步地,前述激光雷達傳感裝置包括激光發射單元,接收通道,時刻鑒別單元、時間間隔測量單元,其中:
所述激光發射單元用于發送激光;所述接收通道用于接收所述激光發射單元發送的激光;所述接收通道與時刻鑒別單元相連接;
所述時刻鑒別單元發送一時間開始和截止信號給予時間刻個測量單元,其中所述時刻鑒別單元與時間間隔測量單元相連接;
所述時間間隔測量單元用于測量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漢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漢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689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