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臭氧廢氣的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60693.9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21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葉信國;閔書奎;黃書真;顧崇臣;李杰;蔡厚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科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74;B01D53/66 |
| 代理公司: | 44288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齊則琳;張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解催化劑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流道 連通 臭氧廢氣 催化分解 加熱組件 連通孔 廢氣 進氣口 本實用新型 加熱臭氧 凈化裝置 出氣口 受潮 臭氧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臭氧廢氣的凈化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用于連通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的第一連通孔和用于連通第二流道與第三流道的第二連通孔,外殼外還貫穿設有與第一流道連通的進氣口和與第三流道連通的出氣口,且第一流道內設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廢氣的第一分解催化劑,第三流道內設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廢氣的第二分解催化劑,第二流道內安裝有用于加熱臭氧廢氣的加熱組件。其在第一流道內設有第一分解催化劑,在第三流道內設有第二分解催化劑,在第二流道內安裝有加熱組件,能避免第一分解催化劑和第二分解催化劑受潮失效,且可使廢氣中的臭氧能與第一分解催化劑和第二分解催化劑充分的發生催化分解反應。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臭氧廢氣的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eV,僅次于氟2.5e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eV和二氧化氯1.5eV。由于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具有極強的氧化降解水中有機物質、直接凈化細菌病毒細胞膜的殺菌消毒、氧化分解惡臭成分,去除異味作用,因而,在空氣凈化領域、廢氣治理領域以及廢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臭氧能夠有效殺滅各種細菌和微生物以及應用于凈化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脫色、去除嗅味和降低COD、BOD等都具有顯著的效果,在脫硫脫硝以及有機廢氣處理過程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但是,在使用臭氧的過程中,由于臭氧利用率低,導致臭氧利用后殘余大量的臭氧廢氣,直接排放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已采用的臭氧廢氣凈化的裝置主要有高溫熱分解凈化裝置和催化分解凈化裝置,然而高溫熱分解凈化裝置需將臭氧廢氣加熱到300-400℃以上,存在能耗高、運行成本高以及安全隱患等缺點,且廢氣排放時溫度很高,易造成新的熱污染和熱能的浪費;催化分解凈化裝置的不足之處是催化劑在常溫下易吸附雜質中毒、受潮失效,更換周期頻繁,處理臭氧廢氣的穩定性較差,總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臭氧廢氣的凈化裝置,其解決了現有高溫熱分解凈化裝置能耗高、運行成本高以及有安全隱患,而催化分解凈化裝置受潮失效,更換周期頻繁,處理臭氧廢氣的穩定性較差以及總體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臭氧廢氣的凈化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用于連通所述第一流道與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連通孔和用于連通所述第二流道與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連通孔,所述外殼外還貫穿設有與所述第一流道連通的進氣口和與所述第三流道連通的出氣口,且所述第一流道內設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廢氣的第一分解催化劑,所述第三流道內設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廢氣的第二分解催化劑,所述第二流道內安裝有用于加熱臭氧廢氣的加熱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從所述進氣口朝向所述第一連通孔彎折延伸;且/或,
所述第二流道從所述第一連通孔朝向所述第二連通孔彎折延伸;且/或,
所述第三流道從所述第二連通孔朝向所述出氣口彎折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具有三個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通道以及兩個分別連接相鄰兩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進氣口和所述第一連通孔分別與兩外側的所述第一通道連通;
所述第二流道具有三個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三通道以及兩個分別連接相鄰兩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連通孔和所述第二連通孔分別與兩外側的所述第三通道連通;
所述第三流道具有三個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五通道以及兩個分別連接相鄰兩所述第五通道的第六通道,所述第二連通孔和所述出氣口分別與兩外側的所述第五通道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科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科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606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