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旅行枕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57875.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69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文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丹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35222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玉芳 |
| 地址: | 10002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旅行枕 支撐架 本實用新型 第二側部 第一側部 可彎曲的 旅行箱包 人體頸部 軟性材料 彎曲折疊 縱向壓力 支撐力 支撐 頸部 頸枕 適配 填充 彎折 攜帶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旅行枕,涉及頸枕領域。其中,這種旅行枕,包括:適配于人體頸部的旅行枕主體,旅行枕主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后部和通過該第一后部連接的兩個第一側部;旅行枕主體內填充軟性材料。可彎曲的支撐架,支撐架包括一第二后部和通過該第二后部連接的兩個第二側部。所述支撐架被設置于旅行枕主體內,使第二后部位于第一后部之內,第二側部位于第一側部之內。其中,支撐架的第二側部被構造為在受到縱向壓力時具有與所述壓力相反方向的支撐力。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旅行枕相比于其他產品,可通過彎曲折疊掛于旅行箱包上進行攜帶,除了為頭部與頸部提供更好的支撐同時,還可以通過彎折支撐架為身體其他部位進行支撐,功能多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頸枕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旅行枕。
背景技術
U型頸枕,又名旅行枕,是根據頸部工學設計,可為人體頭部、頸部提供支撐,使頸部保持在自然舒展狀態,不阻礙頭部及頸部血液循環,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頸部及肩部疼痛,為出行中的差旅人士提供放松肩頸和短憩的需求場景。但是目前市售的頸枕枕體的軟硬程度不一。枕體太硬影響舒適程度;枕體太軟,對頭部或頸部起到的支撐作用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托住下顎或者在頸部彎曲時托住頭部,頸椎還是得不到支撐與保護。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旅行枕,旨在提供一種對頭部與頸部具有良好支撐的旅行用頸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旅行枕,包括:
適配于人體頸部的旅行枕主體,所述旅行枕主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后部和通過該第一后部連接的兩個第一側部;所述旅行枕主體內填充軟性材料;
可彎折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一第二后部和通過該第二后部連接的兩個第二側部;所述支撐架被設置于所述旅行枕主體內,使所述第二后部位于所述第一后部之內,所述第二側部位于所述第一側部之內;其中所述支撐架的第二側部被構造為在受到縱向壓力時具有與所述壓力相反方向的支撐力。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第一側部包括至少一個相互對齊且貫穿所述第一側部的氣孔,且兩個所述第一側部均設置有由所述第一側部內側向其頂側方向延伸形成的頭戴式耳機形凹陷,所述耳形凹陷靠近所述第一后部。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為閉環金屬框架。
進一步地,所述閉環金屬框架的第二側部包括彎曲段、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彎曲段沿縱向設置且所述彎曲段的兩個端點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形成支撐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閉環金屬框架的所述第二后部包括第一連接段和第二連接段;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段與所述第一延伸段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段與所述第二延伸段連接,且所述第一連接段和所述第二連接段在縱向方向上互相抵靠,對所述第二后部施加外力用以貼合頸部。
進一步地,所述氣孔沿所述第一側部一端向另一端排列布置,且所述氣孔均位于所述彎曲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形成的支撐區域內。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還包括包覆在金屬框架表面的膠層。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部的下表面還包括符合人的肩部彎曲進行的第一仿形特征。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后部還包括符合人的頸部背面彎曲進行的第二仿形特征,所述第二仿形特征被構造為具有用于支撐頭部背面的上表面和用于抵附于頸部的下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旅行枕主體還包括包裹在所述軟性材料表面的可拆卸的枕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丹,未經李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578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固包縫邊枕芯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旅行可變U型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