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鈑金件的折彎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55268.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97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金繼華;金延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金黃海集裝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5/01 |
| 代理公司: | 37101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馬洪偉<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模 沖壓 鈑金件 上模 折彎模具 左右兩側 等高設置 本實用新型 沖壓成型 沖壓工件 模具導向 受力平衡 數量減少 左右雙向 側向力 高度差 力作用 折彎 成型 抵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鈑金件的折彎模具,用于沖壓具有左右折彎高度差的鈑金件、且每次可沖壓成型至少兩個所述鈑金件,所述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具有位于左右兩側且等高設置的第一下模、以及位于中部的且低于所述第一下模的第二下模。通過設置每次沖壓至少可成型兩個鈑金件,提高了沖壓效率;在所述下模上設有位于左右兩側且等高設置的第一下模、以及位于中部的且低于所述第一下模的第二下模;使得上模向下沖壓的力作用同時在左右兩側的第一下模上,使得上模以及第一下模在左右方向上受力平衡,使得左右雙向的側向力在上模自身可以相互抵消,避免了模具導向數量減少,并且折彎模具不容易損壞,沖壓工件廢品率大幅降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鈑金件的折彎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鈑金是針對金屬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包括剪、沖/切/復合、折、焊接、鉚接、拼接、成型等;其顯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鈑金件就是鈑金工藝加工出來的產品,我們生活到處都離不開鈑金件。鈑金件是通過燈絲電源繞組、激光切割、重型加工、金屬粘結、金屬拉拔、等離子切割、精密焊接、輥軋成型、金屬板材彎曲成型、模鍛、水噴射切割來制作的。
鈑金件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導電(能夠用于電磁屏蔽)、成本低、大規模量產性能好等特點,在電子電器、通信、汽車工業、醫療器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在電腦機箱、手機、MP3中,鈑金件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對于金屬板材彎曲成型的鈑金件,需要開設對應的折彎模具,如圖1所示的鈑金件,由于左右的折彎高度不同,導致了導致下模在左右兩側必須有對應的高度差;在沖壓過程中上模在壓胚料后先接觸下模的一側,形成單面的側向力直接作用在模具導向和機床上,所以模具內必須額外增加多處導向裝置以消除側向力并且一旦導向損壞更換不及時很容易造成工件壓傷甚至報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鈑金件的折彎模具,使得上模和下模受力平衡,避免了模具的損壞、以及沖壓工件廢品率大幅降低。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鈑金件的折彎模具,用于沖壓具有左右折彎高度差的鈑金件、且每次可沖壓成型至少兩個所述鈑金件,所述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具有位于左右兩側且等高設置的第一下模、以及位于中部的且低于所述第一下模的第二下模。
進一步的,在所述上模上開設有至少一對左右對稱的、且與所述鈑金件相匹配的成型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鈑金件具有位于左右兩側的第一折彎和第二折彎,所述第一折彎的高度大于第二折彎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成型結構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左右兩側的兩個第一壓槽,所述第一壓槽與所述第一折彎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壓槽與第一下模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成型結構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中部且對稱設置的第二壓槽,所述第一壓槽與所述第二折彎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壓槽與第二下模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固定設置在上模座上,所述下模固定設置在下模座上。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之間設有可上下移動的壓料板。
進一步的,在所述壓料板與下模座之間設有實現所述壓料板復位的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金黃海集裝箱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金黃海集裝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552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型五金沖壓模具
- 下一篇:金屬板材卷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