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52179.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58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彥希;李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彥希 |
| 主分類號: | F24H9/14 | 分類號: | F24H9/14;F24H9/20;F24D17/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春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三通閥 生活熱水 循環系統 儲熱式 回水管 本實用新型 冷水排放 儲水罐 末端控制器 開啟循環 啟動循環 熱水出口 熱水進口 用水開關 進出口 冷水管 熱水管 止回閥 兩路 用時 熱水器 連通 節能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熱水器的熱水出口通過熱水管連接有電動三通閥,電動三通閥的另外兩路分別與儲水罐的進出口Ⅱ和用水開關的熱水進口連接,電動三通閥與末端控制器連接;儲水罐上的進出口Ⅱ處設置有回水管,回水管上設置有止回閥,回水管的末端與冷水管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零冷水排放,無需等待即可用上熱水,杜絕了冷水排放浪費,體驗極佳;用時啟動循環,不需要長期開啟循環泵,有利于節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熱水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零冷水、零等待的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在生活熱水應用領域,從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到太陽能熱水器、空氣源熱水器,幾代熱水系統逐漸普及千家萬戶,給人們帶來了多樣的選擇,提高了人民健康舒適的生活水平。現有的幾種熱水供水方式中,存在如下幾種供水方式:1、直供式,打開水龍頭把管道冷水排掉,等熱水出來;2、循環式,分實時循環及定時循環,實時循環就是熱水在循環泵的驅動下不停的循環,定時循環,就是分時段熱水循環。
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缺點:1、直供式熱水,存在排放冷水及等待時間長等特點,排放冷水浪費水資源,增加水費支出,等待時間過長,比如說人們早上洗漱,如果來不及等待,等洗漱結束后那邊熱水才來,既浪費了水資源又沒有用上熱水,體驗差;2、實時循環式通過溫度調節控制,管道中始終都有熱水,體驗好,在用水頻繁場所,這種方法比較適應,但對于用水不太頻繁的場所,由于消耗大,不節能,不太適合;3、分時循環式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循環,在非定時時段存在熱水等待時間長,體驗差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零冷水、零等待的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包括水源、熱水器以及各用水末端;
所述熱水器上設置有冷水進口Ⅰ和熱水出口,水源通過冷水管與熱水器的冷水進口Ⅰ連通,與熱水器連通的冷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泵,循環泵處連接有循環泵控制器;
用水末端包括儲水罐、用水開關和末端控制器,儲水罐上設置有進出口Ⅰ和進出口Ⅱ,用水開關包括冷水進口Ⅱ和熱水進口,用水開關的熱水進口通過管路與儲水罐的進出口Ⅰ連通,用水開關的冷水進口Ⅱ通過冷水管與水源連通,儲水罐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Ⅰ,溫度傳感器Ⅰ與末端控制器連接,末端控制器通過無線傳輸方式與循環泵控制器連接;
熱水器的熱水出口通過熱水管連接有電動三通閥,電動三通閥的另外兩路分別與儲水罐的進出口Ⅱ和用水開關的熱水進口連接,電動三通閥與末端控制器連接;電動三通閥的上游設置有溫度傳感器Ⅱ,溫度傳感器Ⅱ與末端控制器連接;
儲水罐上的進出口Ⅱ處設置有回水管,回水管上設置有止回閥,回水管的末端與冷水管連通。
所述回水管的末端與循環泵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零冷水、零等待的分布儲熱式生活熱水循環系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無冷水排放,無需等待即可用上熱水,杜絕了冷水排放浪費,體驗極佳;用時啟動循環,不需要長期開啟循環泵,有利于節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儲水罐供熱水流線圖。
圖3是實施例一熱水器供熱水流線圖。
圖4是實施例一儲水罐中水預加熱流線圖。
圖5是實施例一儲水罐中水循環加熱流線圖。
圖6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彥希,未經李彥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521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