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高徑比脫氮反應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9481.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22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杜甫義;陳茂林;黃宇;程朝陽;范克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淡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C02F3/30;C02F7/0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蘇州根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項麗 |
| 地址: | 215129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罐體 生物繩填料 反應塔 內循環組件 出水堰渠 大高徑比 脫氮 下層 上層 本實用新型 處理系統 底部出液 高氮廢水 進水導管 曝氣組件 容積負荷 裝置結構 布水器 高徑比 工礦企業 緊湊 改造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高徑比脫氮反應塔,它包括反應罐體、進水導管和出水堰渠,所述反應罐體中設置有處于上部的上層生物繩填料和處于下部的下層生物繩填料,所述上層生物繩填料和所述下層生物繩填料之間設置有曝氣組件,所述出水堰渠設置在反應罐體的頂部,反應罐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布水器,反應罐體的頂部和底部之間設置有內循環組件,內循環組件從頂部取液且從底部出液。本裝置結構緊湊、高徑比很大、占地面積小、容積負荷高、運行簡單,非常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高氮廢水處理系統的新建或提標改造。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設備領域,涉及高有機物、高氨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大高徑比脫氮反應塔。
背景技術
廢水脫氮處理工藝種類繁多,其中以生物脫氮工藝最為常見,目前行業應用的主要包括A/O、A/A/O、SBR等脫氮工藝,設備結構形式不固定,通常依據具體條件進行非標設計。目前行業對該設備單元結構設計時因工藝采用曝氣維持脫氮反應所需要的好氧環境,受限于曝氣設備的性能,一般生化系統的池深設計不超過6.5m,使得系統普遍存在占地面積較大、有效利用率低的問題。另外,目前通用的脫氮工藝基本是在空間順序上營造缺氧-好氧的脫氮環境,使得系統也普遍存在脫氮效率不高、操作控制繁瑣、能耗較大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通過簡化系統工藝開發集成設備,開發一種具備大高徑比的脫氮反應塔,在盡量少的占地面積的基礎上設備在空間和時間的雙重維度集成生物脫氮所需要的生化環境,在方便快捷施工安裝以及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提高系統脫氮效率,對中小型工業廢水處理站的脫氮處理有很大的實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生物脫氮設備高度受限、占地面積大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大高徑比脫氮反應塔。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高徑比脫氮反應塔,它包括反應罐體、進水導管和出水堰渠,所述反應罐體中設置有處于上部的上層生物繩填料和處于下部的下層生物繩填料,所述上層生物繩填料和所述下層生物繩填料之間設置有曝氣組件,所述出水堰渠設置在反應罐體的頂部,反應罐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布水器,反應罐體的頂部和底部之間設置有內循環組件,內循環組件從頂部取液且從底部出液。
優化地,所述反應罐體的主體材料為304不銹鋼或碳鋼且表面涂覆有瀝青。
優化地,所述反應罐體的高度為8-11m、高徑比為1-2,反應罐體中水力停留時間保持在10-15h。
優化地,所述曝氣組件大致將反應罐體內部空間垂直高度上按上部與下部容積比2:1進行分割,所述曝氣組件上部空間垂直高度控制在6.5m以內。
優化地,所述曝氣組件在反應罐體橫截面中部位置留空。
優化地,所述曝氣組件包括多個直徑約215mm的微孔曝氣盤,微孔曝氣盤的排列密度為3-4個/ m2。
優化地,所述上層生物繩填料和所述下層生物繩填料為直徑40-60mm的纖維填料。
優化地,所述內循環組件的進水口位于出水堰渠下方約200mm,內循環組件的出水口和布水器相連接。
優化地,所述內循環組件包括變頻離心泵,保持反應罐體內部水流上升流速在0.5-1.0m/s。
優化地,進水導管的出水口設置在反應罐體橫截面中心位置且位于曝氣組件上方。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淡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淡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94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