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化沉淀出水的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7184.2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81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毛淦民;朱鐘霞;袁飛;康寬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綠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51066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水 沉淀單元 處理裝置 生化沉淀 絮凝單元 泥斗 固體懸浮物去除 本實用新型 二沉池出水 污泥回流管 斜管沉淀區 處理效率 導流裝置 混凝單元 生化出水 生化處理 脫水處理 污泥沉降 效果穩定 依次連接 裝置結構 沉降 二沉池 懸浮物 混凝 絮凝 緊湊 沉淀 超標 濃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化沉淀出水的處理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混凝單元、絮凝單元和沉淀單元,所述沉淀單元的中部設有沉降導流裝置,底部設有泥斗,上部設有斜管沉淀區,所述泥斗通過污泥回流管與絮凝單元相連。所述裝置用于生化處理后二沉池的出水,通過將生化出水依次進行混凝、絮凝、沉淀,主要解決二沉池出水懸浮物超標的問題,具有處理效率高、實用性強、處理效果穩定的特點,固體懸浮物去除率達到85%左右,污泥沉降的同時完成濃縮,可直接脫水處理;所述裝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成本較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深度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生化沉淀出水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生化處理是大多數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核心,是利用微生物來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某些有毒無機物,并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在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當前,廢水生化處理之后通常采用二沉池進行沉淀處理,為泥水分離提供了很好的場所,在一段時間很好的滿足了環境保護的要求,但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嚴格,單純依靠二沉池很難滿足當前環保要求,特別是對化工類廢水,本身生化處理穩定性不高,導致二沉池出水波動性強,造成出水懸浮物超標。
為解決這一問題,行業技術人員深入研究,采用多種組合工藝,如在生化處理后增加膜生物反應器(MBR),經過MBR膜出水水質明顯優于二沉池出水,但MBR膜存在膜堵塞嚴重、投資及維護成本高的缺點,導致其適用范圍受到限制;在二沉池后增加石英砂過濾器,而石英砂過濾需要動力,要增加緩沖水池和泵,導致運行費用增加,同時,石英砂過濾需要大量水反洗,增加污水處理負荷,石英砂過濾器中容易滋生苔蘚等,導致石英砂過濾器效果不佳,限制了其應用范圍。上述工藝各有其優、缺點,難以全面解決出水懸浮物問題。
CN 104341034A公開了一種含氟廢水高效沉淀與泥水分離一體化裝置及其處理方法,該裝置包括加藥反應區、沉淀區、集水區、集泥區和泥水分離區,主要針對含氟廢水沉淀顆粒小、污泥不密實、回收氟資源的問題,沒有將高效沉淀應用到二沉池出水,無法有效解決二沉池出水懸浮物濃度過高的問題。CN106348414A公開了一種污水廠尾水強化絮凝和斜板沉淀耦合處理系統及工藝方法,該系統包括在線監測控制系統、計量投藥系統、混合絮凝沉淀耦合系統,主要用于二沉池泥水分離與降濁,適用于二沉池中大量污泥的分離與回流,無法應用于二沉池出水中污泥及懸浮物大量減少后的精細處理。
綜上所述,針對生化沉淀出水中懸浮物濃度不達標、波動性較強的問題,還需研究新的高效沉淀裝置,以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化沉淀出水的處理裝置,所述裝置用于生化處理后二沉池的出水,通過將生化出水依次進行混凝、絮凝、沉淀,主要解決二沉池出水懸浮物超標的問題,具有處理效率高、實用性強、處理效果穩定的特點;所述裝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成本較低。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化沉淀出水的處理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混凝單元、絮凝單元和沉淀單元,所述沉淀單元的中部設有沉降導流裝置,底部設有泥斗,上部設有斜管沉淀區,所述泥斗通過污泥回流管與絮凝單元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為解決二沉池出水中懸浮物濃度偏高的問題,再次對懸浮物進行處理,經過混凝和絮凝,將生成的沉淀采用專用的沉降導流裝置,使絮凝固體和污泥能夠與水相高效分離,污泥回流可增加絮凝過程所形成固體的密度和沉降性能,有助于泥水分離,高效去除懸浮物,同時降低懸浮物攜帶的有機物、氨氮和總磷的含量。
以下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限制,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可以更好地達到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單元通過進水管與二沉池出口相連,通過過水管與絮凝單元的進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綠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綠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71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凈化系統
- 下一篇:一種綜合污水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