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6133.8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227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棟;楊鶴;謝登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天工集團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74 | 分類號: | E04B2/74;H02S20/2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劉昕 |
| 地址: | 3003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民用建筑 預制 組合 墻體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包括墻本體和置于所述墻本體外壁一側的若干組合件,所述組合件包括固定部、連接部、防震部和發電部,相鄰所述固定部通過所述連接部串聯固定于所述墻本體上;所述連接部一端與所述墻本體連接,所述連接部另一端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防震部設置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固定部連接處,所述防震部與所述連接部柔性連接;所述發電部設于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墻本體一側。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預制式組合墻本體可實現民用住宅墻體的快速組裝施工,同時也可實現節能發電的目的,最大化地利用清潔能源為民所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易于安裝和拆卸,可控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民用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民用住宅建設一般可采用現場澆注混凝土的方法,外墻主體結構的現場施工一般要經過支設模板、布設鋼筋、澆灌混凝土再拆模的施工工序,外墻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后,還要進行外墻保溫隔熱層施工、外裝飾層施工和內裝修施工等一系列大量繁瑣的工作。每平方米住宅將造成相當于20公斤標準煤的能源消耗、0.05立方米水的消耗、3%混凝土的損耗、3%鋼材的損耗以及0.05立方米木材的消耗。以目前普遍采用的毛坯房交房模式計算,客戶在裝修過程中,每戶還會帶來2噸左右的裝修垃圾消耗。
現有墻板但由于的保溫隔熱問題、墻板接縫處的冷橋熱橋問題、面層開裂和脫落問題、結構承重安全等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在能源問題日漸凸顯的今天,目前現有技術的組合墻體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工廠化預制、現場裝配的住宅大規模生產方式,對于現有偏遠封閉的山區地方,日光充足,但民宅用電保暖問題依舊無法同步解決,設計一種既便于安裝拆卸又能解決用電保暖問題的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目的是解決現有民用建筑墻本體施工中結構復雜、拆卸不方便、不清潔環保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民用建筑預制式組合墻體,包括墻本體和置于所述墻本體外壁一側的若干組合件,所述組合件包括固定部、連接部、防震部和發電部,相鄰所述固定部通過所述連接部串聯固定于所述墻本體上;所述連接部一端與所述墻本體連接,所述連接部另一端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防震部設置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固定部連接處,所述防震部與所述連接部柔性連接;所述發電部設于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墻本體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兩端包括第一凸臺、第一平口面、第二凸臺和第二平口面,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二凸臺錯位設置于所述固定部兩端,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一平口面、所述第二凸臺平和所述第二平口面均同端相鄰設置,且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二平口面同側并排設置,在所述第一凸臺和所述第二平口面上均設有開口朝外的卡槽,所述卡槽同側并排設置。
進一步的,在相鄰所述固定部的連接端,所述第一平口面與所述第二凸臺嵌合適配,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二平口面中的所述卡槽反向對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墻本體一側還設有開口朝外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并行間隔設置,所述發電部位于相鄰所述第一凹槽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部包括基座和T型架,所述基座與所述墻本體外壁連接,所述T型架與所述固定架連接,所述基座一端設有通孔,所述基座遠離所述通孔一端設有開口朝向所述墻本體的彎槽。
進一步的,所述T型架兩端設有向外延伸的錐形凸臺,所述錐形凸臺小孔徑端面與所述T型架端面相連接,且所述錐形凸臺小孔徑端面的直徑小于所述T型架兩端直徑;所述錐形凸臺與所述卡槽相互配合,且所述卡槽對稱設置于所述T型架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墻本體靠近所述連接體一側設有若干并行設置的嵌板,所述嵌板內嵌于所述彎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天工集團天津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天工集團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61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支持裝置和包括該支持裝置的車輛的內飾
- 下一篇:輔助定位切割的舉宮杯及舉宮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