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激光測距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3566.8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650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叢林;曾凡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威睿晶科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7/06 | 分類號: | G01S17/06;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程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公民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芯 激光測距儀 激光發射 激光接收 固定件 測量距離 控制機芯 轉動底座 激光 本實用新型 顯示屏顯示 殼體內部 上下移動 左右移動 發射 瞄準器 殼體 主板 顯示屏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激光測距儀,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表面的第一調節件、第二調節件、固定件和后顯示屏,以及設置于殼體內部的機芯、轉動底座、激光發射鏡和激光接收鏡;激光發射鏡和激光接收鏡均固定于機芯的前端,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直接與機芯連接,固定件通過轉動底座與機芯連接;第一調節件用于控制機芯左右移動,第二調節件用于控制機芯上下移動,固定件用于將激光測距儀固定在瞄準器上;激光發射鏡和激光接收鏡分別用于激光的發射和接收,主板用于根據激光的發射和接收得到測量距離和角度,并將測量距離和角度通過后顯示屏顯示出來。該激光測距儀能夠提高測量結果的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測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激光測距儀。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民用和軍事領域對距離測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測量范圍和測量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人們一直在研究新的測量方法和理論。
近年來,隨著激光技術迅速發展和完善,導致了光學及其應用技術的巨大變革,促進了物理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激光測距技術也隨之發生了質的改變。激光器已經被確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而激光技術的發展,標志著人們掌握和利用光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激光技術出現之后,很快被應用到各種測量中。例如大地測量、地形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以及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和月球的光學定位等航天測量。這使得測量方法不斷革新,測量精度顯著提高,引起了測量領域內的深刻變化,從而巨大地推動了測量技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現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光電器件性能的不斷提高,使激光測距儀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現在激光測距儀已經成為測量距離的主要儀器之一。在民用領域,例如在船舶和海洋方面用來勘探石油,在交通管制方面用來測量汽車速度,車輛倒車時起警示作用的倒車雷達裝置,工業上面的煉鋼爐內表面輪廓測量,船舶制造過程的精確控制等。以往在測量房屋等大型建筑物的尺寸時,往往采用人工測尺測量的方法,不僅耗時,而且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測量結果波動比較大,在具有較高精度要求的測量場合下,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在軍事領域,隨著各國在軍事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現代軍事的信息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世界各國對激光測距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各種不同類型的激光測距方式越來越多被應用。世界各國紛紛將其研制的激光測距儀裝備到陸、海、空三軍,比如有輕型便攜式脈沖激光測距儀、地面車載脈沖激光測距儀、對空火炮和導彈防御脈沖激光測距儀、機載脈沖激光測距儀、艦載脈沖激光測距儀、導彈靶場所用的脈沖激光測距儀、人造衛星脈沖激光測距儀、太空載脈沖激光測距儀、云高脈沖激光測距儀等。
目前,公知的激光測距儀構造是由電源,激光器,發射望遠鏡,接收望遠鏡,光電原件,放大整形,時間,測距,顯示屏組成。將激光測距儀與目標對準,按測距鍵,當顯示屏出現數值,表示此段被測距。但是,很多激光測距儀存在測量結果精確度不高,方向性不好,效率低、可靠性低,技術落后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激光測距儀,從而提高測量結果的精確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激光測距儀,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表面的第一調節件、第二調節件、固定件和后顯示屏,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的機芯、轉動底座、激光發射鏡和激光接收鏡;
所述激光發射鏡和所述激光接收鏡均固定于所述機芯的前端,所述第一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調節件直接與所述機芯連接,所述固定件通過所述轉動底座與所述機芯連接;所述第一調節件用于控制所述機芯左右移動,所述第二調節件用于控制所述機芯上下移動,所述固定件用于將所述激光測距儀固定在瞄準器上;所述激光發射鏡和所述激光接收鏡分別用于激光的發射和接收,所述主板用于根據所述激光的發射和接收得到測量距離和角度,并將所述測量距離和角度通過所述后顯示屏顯示出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威睿晶科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威睿晶科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35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