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降塵裝置及降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2694.0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011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蔡向昇;粟思橙;盧浩濤;張胥;姚智勇;顏濤;鄒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獻茹 |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水管 降塵裝置 分水管 蓄水箱 運輸車 降塵系統 噴頭 本實用新型 可拆卸連接 土石方工程 運輸過程 進水管 排氣管 增壓泵 底盤 閥門 揚塵 蓄水 緩解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降塵裝置及降塵系統,涉及土石方工程的技術領域。所述的降塵裝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與運輸車可拆卸連接;所述蓄水箱頂部設有進水管和排氣管;所述蓄水箱底部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有閥門,所述出水管連接有多個分水管,多個所述分水管安裝在運輸車的底盤上,且所述分水管上設有多個噴頭;所述出水管上安裝有增壓泵。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運輸車運輸過程中揚塵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石方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降塵裝置及降塵系統。
背景技術
土石方作業階段揚塵產生的機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由于裸露土方缺失了地表植被或其他覆蓋物的遮擋與隔離,裸土顆粒之間粘聚力之輕微不足以抵抗外部動力作用(風力、物體接觸作用等)產生的擾動。二、外部動力作用的直接實施。
目前在土石方作業階段常見的揚塵控制措施包括:1.灑水車灑水或噴霧降塵;2.接入固定位置的噴淋系統或霧炮機噴霧降塵;3.對相對長期固定的裸露土方撒播土壤固化劑,并覆蓋密目網予以控制。
措施2布置固定式噴淋系統或霧炮機數量要求大、成本高;水源接入困難。措施3撒播土壤固化劑成本高、效果差。
因此傳統措施2與措施3的可行性較低,只能主要依靠大中型灑水車不間斷的移動灑水或噴霧全覆蓋,輔以局部密目網覆蓋予以控制。
天氣炎熱情況下,為確保基層、底基層混合料含水率穩定在合理范圍內,施工前需要對下臥層進行灑水濕潤,以避免下臥層吸收混合料的水分,造成混合料含水率偏低。目前該項工作往往采用大中型灑水車專程灑水作業實現。
采用大中型灑水車專程灑水可實現整個線路的動態全覆蓋,但天氣炎熱或線路規模大的情況下對灑水車數量要求高,運營成本高;其他工作部位需使用灑水車時存在沖突,土石方作業設備同灑水車作業區域或作業時間不重疊時造成降塵空擋,容易反復起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塵裝置,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運輸車運輸過程中揚塵的技術問題。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降塵裝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與運輸車可拆卸連接;
所述蓄水箱頂部設有進水管和排氣管;
所述蓄水箱底部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有閥門,所述出水管連接有多個分水管,多個所述分水管安裝在運輸車的底盤上,且所述分水管上設有多個噴頭;
所述出水管上安裝有增壓泵。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至少一個所述噴頭設置在運輸車車輪的后方。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管、所述排氣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別與所述蓄水箱螺紋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管、所述排氣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別與運輸車采用吊桿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噴頭為噴霧噴頭,所述噴霧噴頭沿出水管的設置路徑間隔分布。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噴霧噴頭分別包括高壓噴霧噴頭和螺旋噴頭。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蓄水箱內上設有清洗孔。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噴霧噴頭上設置有若干個具有不同排列方式的噴孔。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水管和分水管之間通過橡膠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塵系統,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運輸車運輸過程中揚塵的技術問題。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降塵系統包括所述的降塵裝置。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26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