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36742.5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402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薛道榮;李峰;韓成明;施得權;趙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道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5/00 | 分類號: | F24D15/00;F24D19/00;F24D19/08 |
| 代理公司: | 11139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李林 |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臺***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水管 填充 水液 采暖終端 自動排空 儲水箱 上水管 平衡 戶外 太陽能集熱管 本實用新型 集熱器支架 連通管原理 太陽能結合 防凍系統 輔助熱量 室內供暖 循環管路 自動排水 電蓄熱 內導管 外套管 蓄熱器 防凍 滴落 采暖 連通 太陽能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包括設于戶外的儲水箱、集熱器支架以及太陽能集熱管,所述儲水箱通過下水管、平衡罐、采暖終端以及上水管形成循環管路,所述下水管由內導管與外套管組成,所述平衡罐的下部填充有水液,上部填充有空氣,填充有空氣的部分與所述下水管相連通,填充有水液的部分連通至采暖終端;還包括點蓄熱器,在夜間太陽能不足時,能夠提供輔助熱量,滿足室內供暖需求;憑借所述平衡罐,能夠將下水管中依靠重力滴落的水液予以收集,將下水管自動排空,而所述上水管憑借連通管原理也自動排空,從而實現防凍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戶外太陽能采暖用水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戶外太陽能采暖用水系統,經常受限于日照時間,在夜間無法提供足夠熱量。
而且,現有的戶外太陽能采暖用水系統,在北方寒冷地區,還需要考慮系統的防凍問題,若不及時將戶外管道中的水液排空,則管道很容易結冰,導致管道堵塞甚至凍裂。
現有的防凍方式,一種是在管道上貼伴熱帶,通過持續地給管道加熱,使管道中的水液不結冰,但這種防凍方式非常耗電;另一種是強制排空,但這種防凍方式需要增加排空泵,更重要是每次用水完畢都要進行排空操作,操作非常的繁瑣。
現有技術中也有自動排空防凍的設施,但僅限于上水管與下水管共用一根水管的情況,針對上水管、下水管構成完整循環管路的情況,現有技術還無法實現自動排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電蓄熱器能夠在夜間利用谷電蓄熱或發熱,保證夜間也能夠提供足夠的熱量以供使用,還憑借連通管原理,使水箱的上水管與下水管均能夠自動排空,不需要人工操作,省錢也省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于戶外的儲水箱;
太陽能集熱管,與所述儲水箱連接,用于將儲水箱中的水液加熱升溫;
溢流管,一端插入所述儲水箱中,一端外露,用于控制液面高度;
上水管,插入所述儲水箱中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管的高度,用于向儲水箱中添加水液;
下水管,插入所述儲水箱中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管的高度,且連接有一根硅膠軟管的一端,所述硅膠軟管的另一端吊掛有密度大于水的重錘而接近所述儲水箱的底面,所述硅膠軟管的另一端設有導流孔;
平衡罐,其為密閉罐體,布置在室內,所述平衡罐內的下部填充有水液,上部填充有空氣,填充有空氣的部分與所述下水管的另一端相連通,填充有水液的部分連通至熱水循環供應管;
采暖終端,設置在低于所述平衡罐的位置,連接所述熱水循環供應管,用于向室內發散熱量;
回水管,設有采暖泵,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與所述采暖終端相連,另一端連通至所述上水管,構成太陽能采暖循環管路;
電蓄熱器,與所述太陽能采暖循環管路并聯或者串聯連接。
所述的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其中:所述導流孔與所述儲水箱的底面的距離不超過50mm。
所述的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其中:所述平衡罐設有注液口,注液口常態下呈氣密關閉狀態。
所述的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其中:在所述平衡罐放置有不會掉落至下游的過濾顆粒。
所述的戶外太陽能結合電蓄熱器采暖自動排水防凍系統,其中:所述過濾顆粒是活性炭顆粒或礦物石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道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北道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367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