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35793.6 | 申請日: | 2019-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63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澤春;彭天照;徐磊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A47J31/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區 測溫 下凹空間 燈頭 測溫件 壺體 本實用新型 紅外測溫 加熱器具 加熱主機 邊緣設置 程序應用 干燒保護 自動加熱 智能化 上蓋 下凹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包括加熱主機、壺體,所述加熱主機的上蓋設有加熱區,所述壺體底部放置于加熱區上,所述加熱區下凹形成下凹空間,所述下凹空間的邊緣設置有測溫件,所述測溫件包括測溫燈頭,所述測溫燈頭的前端朝向加熱區上方。本實用新型通過加熱區下凹空間,放置壺體和安裝測溫件方便簡單,測溫燈頭的紅外測溫及時、準確,便于測溫、控溫和干燒保護等的程序應用,提高加熱器具的智能化和達到自動加熱控制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紅外茶爐依靠發熱盤加熱,發熱盤加熱區域溫度高,通常在機器內部設置測溫傳感器用于機器高溫保護,紅外爐燒茶程序依靠時間控制;或者在壺蓋頂珠里面增加溫度傳感器測溫,依靠測試蒸汽溫度判斷水溫,依據水溫提示茶葉、食材的放入、功率的加減及關機等功能的實現。
然而,現有的測溫技術中,依靠時間控制相當不精準、不及時。壺蓋頂珠設置測溫傳感器的方式,有如下缺點:壺蓋頂珠處需加裝電池供電,電池壽命影響使用體驗;電池對水蒸氣敏感,頂珠很難做到對水蒸氣的隔離;頂珠與主控板需要一對一無線通信連接,在生產及使用中存在匹配問題,一旦不匹配容易造成安全問題;依靠測試水蒸氣的溫度,只有水燒開蒸汽存在一定量之后測量精度才能有所提升,判斷水溫存在較大誤差。
鑒于此,本方案提供一種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以實現能夠在紅外茶爐上進行方便高效地紅外測溫,解決測溫的精準性和及時性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紅外測溫的加熱器具,包括加熱主機、壺體,所述加熱主機的上蓋設有加熱區,所述壺體底部放置于加熱區上,所述加熱區下凹形成下凹空間,所述下凹空間的邊緣設置有測溫件,所述測溫件包括測溫燈頭,所述測溫燈頭的前端朝向加熱區上方。采用本方案紅外測溫技術,可有效提高測試水溫的精度和靈敏度,可以此設置自動功能,有效提升煮茶或烹飪效果;并設置防干燒程序,有效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能。此外紅外測溫器光線透過玻璃壺體折射,產生3D效果,增加玻璃壺視覺體驗。
作為優選,所述下凹空間的底部設置有瓷板,所述壺體底部放置于瓷板上。上蓋凹陷并下凹空間設置瓷板,使壺位置固定、不易四處滑動,同時留出了裝配測溫燈頭的空間。
作為優選,所述下凹空間的邊緣形成側壁,側壁開有結構孔,所述測溫燈頭設置于結構孔內。下凹必形成側壁,在側壁處開孔設置測溫燈頭,不影響壺體在下凹空間的移動,不易沾水。
進一步,所述測溫件還包括測溫燈頭尾部的紅外測溫器,所述紅外測溫器以固定件固定于上蓋底部。紅外測溫器使測溫燈頭發出紅外光測溫,紅外測溫器固定于上蓋底部本身隱藏,不影響外觀,同時也容易與加熱主機內部的主控板連接。
進一步,所述側壁為斜面。斜面的側壁過渡自然,且工藝簡單、便于開模。
更進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中間呈圓柱狀的螺釘柱和螺釘柱邊緣設置的對紅外測溫器兩端限位的限位筋,所述紅外測溫器通過螺釘和固定件固定于上蓋底部。限位筋用于調整紅外測溫器的位置,使其可以在下凹空間周圍、上蓋底部的某個位置固定,螺釘柱使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測溫件沿下凹空間周向均勻分布2~4個。測溫件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如為1個,僅為測溫;測溫燈頭測量感知溫度,紅外測溫器讀取溫度超過指定標準(如110℃)時,通過電陶爐控制器發出報警或停止加熱指令。多個測溫件,可通過固定算法計算壺內水的溫度,通過水溫可以判斷燒水過程的幾個階段:初始溫度、中溫、高溫、沸騰等。
作為優選,所述測溫燈頭的延伸方向朝向壺體的外壁。發熱盤熱量傳遞至壺底測溫處,測溫燈頭射出的紅外光測量壺體外壁的溫度,外壁涂上深色的吸光涂層為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35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