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SCR脫硝催化劑清洗用加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34682.3 | 申請日: | 2019-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762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柳瀏;趙貴民;孫紅娟;任世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漢唐宏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56 | 分類號: | B01D53/56;B01D53/88;B01J38/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555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藥 原液 催化劑 傳統方式 加藥裝置 不均勻 分水盤 負載箱 內孔 灑落 清洗 本實用新型 催化劑活性 脫硝催化劑 脫銷催化劑 濃度分布 豎直向上 托料裝置 再生技術 活性池 循環管 存水 閥門 排出 豎直 自鎖 浸泡 攜帶 外部 補充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脫銷催化劑再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SCR脫硝催化劑清洗用加藥裝置。包括自鎖托料裝置的設計,脫硝催化劑豎直放入活性負載箱內部,通過在活性負載箱內部形成豎直向上水流,對催化劑進行全面浸泡,提取催化劑時因內孔豎直不會存水,不會出現原液灑落的現象,解決了傳統方式提取時催化劑內孔中會攜帶大量的原液,原液灑落在外部造成浪費的問題;加藥時向加藥倉內部添加藥劑,打開閥門,在循環管內部水流的作用下帶動藥劑進入分水盤內部,從而通過分水盤作用均勻向上排出,藥劑分布比較均勻,解決了傳統方式加藥時直接將藥劑投入活性池內,藥劑在池內濃度分布不均勻,造成催化劑活性補充不均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脫銷催化劑再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SCR脫硝催化劑清洗用加藥裝置。
背景技術
當催化劑運行一段時間后,不可避免的因為各種復雜物理和化學作用而失活。加上我國燃煤電廠多燃用劣質煤、運行煤種頻繁變紅以及燃煤成分復雜的特點,使得SCR脫硝催化劑的使用壽命變短,催化劑的更換速度加快;催化劑再生過程通過清洗后需要對其補充活性,需采用活性補充液(如偏釩酸銨、仲鎢酸銨、仲鉬酸銨等)浸泡的方法對催化劑進行活性物質再負載。再生過程使催化劑的活性恢復到90%以上;傳統方式通過吊鏈直接將催化劑橫向吊入活性池內,進行浸泡,提取時催化劑內孔中會攜帶大量的原液,原液灑落在外部造成浪費;加藥時直接將藥劑投入活性池內,藥劑在池內濃度分布不均勻,造成催化劑活性補充不均勻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SCR脫硝催化劑清洗用加藥裝置,采用自鎖托料裝置的設計,脫硝催化劑豎直放入活性負載箱內部,通過在活性負載箱內部形成豎直向上水流,對催化劑進行全面浸泡,提取催化劑時因內孔豎直不會存水,不會出現原液灑落的現象,解決了傳統方式提取時催化劑內孔中會攜帶大量的原液,原液灑落在外部造成浪費的問題;加藥時向加藥倉內部添加藥劑,打開閥門,在循環管內部水流的作用下帶動藥劑進入分水盤內部,從而通過分水盤作用均勻向上排出,藥劑分布比較均勻,解決了傳統方式加藥時直接將藥劑投入活性池內,藥劑在池內濃度分布不均勻,造成催化劑活性補充不均勻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活性負載箱、水泵、循環管、閥門、脫硝催化劑和自鎖托料裝置;活性負載箱內部底端安裝有分水盤;分水盤頂部貫穿設置有多個通孔;分水盤一側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和水泵出口連通;活性負載箱一側中部上方設置有出水管;出水管和水泵進口通過循環管連通;自鎖托料裝置安裝在活性負載箱內部;自鎖托料裝置包括焊接架、鎖環、扣角板、推桿和拉環。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焊接架中部兩端均設置有橫撐;焊接架和橫撐之間在構成多個料槽;脫硝催化劑通過扣角板鎖緊在料槽內部。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分水盤頂部中間位置設置有凸臺;底部橫撐設置在凸臺上方。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頂部橫撐中部貫穿設置有螺紋孔;拉環中部貫穿螺紋連接在螺紋孔中部;鎖環固定焊接在螺紋孔下方;鎖環外周均勻設置有多個第一連接座;扣角板一側設置有第二連接座;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通過推桿兩端轉軸連接。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拉環底部設置有圓臺;圓臺設置在鎖環下方;圓臺頂部直徑小于底部直徑。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循環管中部一側貫通設置有連接管;閥門安裝在連接管中部;連接管頂部設置有加藥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漢唐宏遠環??萍加邢薰?,未經河北漢唐宏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346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