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輪式挖掘機中的新型混合傳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30748.1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811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曾華山;王煥乾;劉飛;蔣德軍;辛其其;曾凌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市勁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7/356 | 分類號: | B60K17/3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速箱 液壓馬達 主變速箱 混合傳動系統 輪式挖掘機 輸出軸 驅動 聯合 本實用新型 柴油機驅動 工作效率高 橫向傳動軸 液壓泵控制 中間傳動軸 傳遞扭矩 后傳動軸 后驅動橋 機器功率 節能降耗 路面行駛 輪胎轉動 前傳動軸 前后驅動 前驅動橋 上傳動箱 離合器 柴油機 帶動輪 驅動橋 液壓泵 狀態時 傳動 空檔 輪輞 應用 轉動 行駛 輸出 分配 | ||
1.一種應用于輪式挖掘機中的新型混合傳動系統,它是由輪胎、輪輞、后驅動橋(A14)、后傳動軸(A13)、下聯合變速箱(A1)、驅動液壓馬達(C)、前傳動軸(A11)、前驅動橋(A12)、中間傳動軸(B4)、上傳動箱(B3)、主變速箱(B2)、柴油機(B1)、散熱器(B11)、橫向傳動軸(C11)、液壓泵(C1)組成,其特征在于,
下聯合變速箱(A1)的右側作為前側,下聯合變速箱(A1)的左側作為后側;
驅動液壓馬達(C)安裝于下聯合變速箱(A1)的前側側部,驅動液壓馬達(C)能驅動下聯合變速箱(A1)的運行;
下聯合變速箱(A1)前側中部的輸出軸一連接并驅動前傳動軸(A11)的運行,下聯合變速箱(A1)后側的輸出軸二連接并控制后傳動軸(A13)的旋轉;
后傳動軸(A13)的后軸端與后驅動橋(A14)實現傳動連接,后驅動橋(A14)的兩端各自安裝有后輪輪輞(A141),每個后輪輪輞的外圍均套接有一對后輪胎(A142);
前傳動軸(A11)的前端頭與前驅動橋(A12)實現傳動連接,前驅動橋(A12)的兩端各自安裝有前輪輪輞(A121),每個前輪輪輞的外圍均套接有一對前輪胎(A122);
中間傳動軸(B4)的底軸端與下聯合變速箱(A1)的頂端實現傳動連接,上傳動箱(B3)的底端與中間傳動軸(B4)的頂端實現傳動連接,上傳動箱(B3)的前側安裝有主變速箱(B2),主變速箱(B2)能控制上傳動箱(B3)的運行;
柴油機(B1)連接并驅動主變速箱(B2)的運行,柴油機(B1)的前側安裝有散熱器(B11);
柴油機(B1)能驅動橫向傳動軸(C11)的旋轉,橫向傳動軸(C11)的前軸端與液壓泵(C1)實現傳動連接,液壓泵(C1)通過管路連接至液壓馬達;
處于工作狀態時,此時的主變速箱(B2)自動切為空檔,柴油機(B1)通過橫向傳動軸(C11)帶動液壓泵(C1)運行,液壓泵(C1)控制驅動液壓馬達(C)的轉動,驅動液壓馬達(C)再帶動下聯合變速箱(A1)動作,下聯合變速箱(A1)通過輸出軸一、輸出軸二分別帶動前傳動軸(A11)、后傳動軸(A13)各自傳遞扭矩給前驅動橋(A12)、后驅動橋(A14),前驅動橋(A12)再帶動前輪輪輞以及安裝在前輪輪輞上的前輪胎轉動,同時,后驅動橋(A14)再帶動后輪輪輞以及安裝在后輪輪輞上的后輪胎轉動,最終達到前后驅動的目的;
處于路面行駛狀態時,此時的下聯合變速箱(A1)與驅動液壓馬達(C)之間通過離合器實現分離,柴油機(B1)驅動主變速箱(B2),主變速箱(B2)的傳動輸出依次通過上傳動箱(B3)、中間傳動軸(B4)來帶動下聯合變速箱(A1)的動作,下聯合變速箱(A1)通過輸出軸一、輸出軸二分別帶動前傳動軸(A11)、后傳動軸(A13)各自傳遞扭矩給前驅動橋(A12)、后驅動橋(A14),前驅動橋(A12)再帶動前輪輪輞以及安裝在前輪輪輞上的前輪胎轉動,同時,后驅動橋(A14)再帶動后輪輪輞以及安裝在后輪輪輞上的后輪胎轉動,最終達到前后驅動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市勁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市勁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3074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差速鎖和制動器的組合分動變速功能整體式前橋
- 下一篇:攪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