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心樓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28879.6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409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昆;景佳;韓志濤;徐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36 | 分類號: | E04B5/3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先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紅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樓板 結構 | ||
一種空心樓板結構,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模板、下鋼筋網、若干芯模和上鋼筋網,所述下鋼筋網上縱向設置有多組限位筋,多組所述限位筋中部分別通過橫向設置的支撐板連接形成多個限位槽,所述芯模設置在所述限位槽內,還包括抗浮板,所述抗浮板橫向設置在所述芯模頂部,所述芯模兩側的所述抗浮板與所述限位筋分別通過鋼絲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筋與抗浮板綁扎固定芯模,抗浮效果好,避免了因芯模上浮造成的樓板裂縫;芯模在固定時,底部接觸支撐板,頂部接觸抗浮板,增加了芯模的受力面積,不容易損傷芯模;限位筋、支撐板、下鋼筋網與模板之間均存在較大間隙,增加了混凝土澆筑時的流動性,使混凝土填充飽滿,避免了澆筑間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空心樓板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工程技術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建筑領域中,空心樓板已被普遍應用??招臉前迨且环N預制樓板,內部為空心結構,具有節省材料、減輕自重、隔音隔熱等優點。
現有的空心樓板在預制過程中,芯模固定一般采用鐵絲固定兩端,底部設置混凝土固定塊后,使用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這種施工工藝極易造成以下問題:1、空心樓板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密度遠遠大于芯模的密度,因此,很容易出現芯模浮起,使已澆筑好的樓板頂面抬高并產生裂縫,最終影響到整體樓板結構的強度。2、芯模的固定通常采用捆綁的方式實現,但在捆綁時,由于受力面積小,壓強偏大,綁帶會因捆綁力而嵌入到芯模內,對芯模造成破壞。3、空心樓板在澆筑過程中,芯模底部墊的混凝土固定塊會影響混凝土的整體流動性,使樓板底部產生混凝土間隙,影響樓板質量。因此,如何制作一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問題的空心樓板結構就成為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施工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并經過現場實際施工驗證,設計出一種空心樓板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芯模容易損壞移位、抗浮效果不理想、樓板產生內部間隙的問題。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空心樓板結構,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模板、下鋼筋網、若干芯模和上鋼筋網,所述的下鋼筋網上縱向設置有多組限位筋,多組所述的限位筋中部分別通過橫向設置的支撐板連接形成多個限位槽,所述的芯模設置在所述的限位槽內,還包括抗浮板,所述的抗浮板橫向設置在所述的芯模頂部,所述的芯模兩側的所述的抗浮板與所述的限位筋分別通過鋼絲固定。
在該技術方案中,芯模被限位槽、抗浮板及芯模兩側的鋼絲固定,從而能夠有效防止在混凝土澆筑時芯模受到沖擊力作用產生偏移或上浮,即減少芯模的上浮、側移等浮動現象。避免了因上浮造成的裂縫產生,保障了整體樓板的結構強度。芯模底部接觸支撐板,頂部接觸抗浮板,增加了芯模的受力面積,不容易損傷芯模。限位筋、支撐板、下鋼筋網與模板之間均存在較大間隙,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澆筑時的流動性,避免產生澆筑間隙。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還包括下鋼筋網固定件,所述的下鋼筋網固定件包括鋼絲、固定塊和貫穿設置在所述的模板上的通孔,所述的固定塊對應所述的通孔設置在所述的模板底部,所述的鋼絲上部纏繞所述的下鋼筋網,并穿過所述的通孔,下部纏繞在所述的固定塊上,通過綁扎固定。
在該技術方案中,優選的,在下鋼筋網與模板上還設置了固定件,固定件結構簡單,易于施工;有效防止在澆筑混凝土時,因芯模浮力大或混凝土澆筑慣性,造成的下部鋼筋整體上浮或移位,保證設計參數,確保澆筑的空心樓板符合設計結構要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支撐板與所述的抗浮板均由鋼筋焊接成型。
在該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支撐板與抗浮板均由鋼筋焊接成型,其制作工藝簡單,施工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288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