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械轉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28277.0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623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孟彬;賴永江;裘信國;姜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16/00 | 分類號: | H02K16/00;H02K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定子磁極 定子齒 矩形面 軸向氣隙 轉子磁極 齒面 電-機械轉換器 機械轉換器 對稱分布 復位扭簧 徑向氣隙 控制磁通 控制線圈 輸出力矩 周向均布 定子環 輸出軸 圓弧形 分列 均布 拼接 同軸 側面 | ||
1.電-機械轉換器,定子的前后側分別裝有前端蓋(2)和后端蓋(9),其特征在于:定子內安裝有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11),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11)同軸連接,并連接輸出軸(1);輸出軸(1)連接復位扭簧(12);所述的定子包括同軸拼接的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5)、第三定子(7)和第四定子(8),第二定子(5)和第三定子(7)之間放置有隔磁塊(6),隔磁塊(6)的內圈設置永磁體(10),每塊定子環圓周均勻分布N個定子齒,定子齒形成定子磁極(41);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5)之間,以及第三定子(7)和第四定子(8)之間分別沿交界面開有對稱的凹槽,拼合形成環形槽(42),環形槽(42)內放置控制線圈,形成控制磁通;
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11)沿周向均勻分布有N個轉子齒,轉子齒形成轉子磁極,每個磁極端面包括圓弧形的齒面(31)和矩形面(32),齒面(31)與定子磁極(41)組成徑向氣隙;矩形面(32)位于在齒面(31)的端部,與定子磁極(41)的側面組成軸向氣隙;第一轉子(3)的矩形面(32)位于齒面(31)的一端,第二轉子(11)的矩形面(32)位于齒面(31)的另一端,使軸向氣隙對稱分布在定子齒的兩側;第二轉子(11)的轉子齒沿順時針方向超前定子的定子齒一個角度,第一轉子(3)的轉子齒則沿順時針方向落后定子的定子齒同樣的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轉子采用空心杯結構,前端蓋(2)、隔磁塊(6)、后端蓋(9)和輸出軸(1)用不導磁的金屬材料制成,第一轉子(3)、第二轉子(11)、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5)、第三定子(7)和第四定子(8)用高導磁率的金屬軟磁材料制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5)、第三定子(7)和第四定子(8)環圓周均勻分布的若干個定子磁極,每個定子磁極相隔45°,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11)沿徑向均勻分布有8個齒狀的轉子磁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轉子(11)的轉子齒需要沿順時針方向超前定子的定子齒1/4個齒距角,第一轉子(3)的轉子齒則沿順時針方向落后定子的定子齒1/4個齒距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復位扭簧(12)包括彈簧(121)和彈簧蓋板(122)、聯軸器(123),彈簧蓋板(122)連接后端蓋(9),彈簧(121)安裝在彈簧蓋板(122)上,聯軸器(123)安裝在彈簧(121)上,輸出軸(1)的后端固接在聯軸器(123)的中心孔內;輸出軸(1)固接在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1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2827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裝配定位輔具
- 下一篇:雙向電-機械轉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