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21842.0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032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邰運輝;李明帥;曹圍;任俊兵;范方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曹妃甸重工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5/24 | 分類號: | E01D15/24 |
| 代理公司: | 41111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大通<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型裝備 過橋裝置 橋頭 滾裝 橋梁體 港口裝卸 鉸接連接裝置 新型結構設計 本實用新型 側向滑移 過橋軌道 連接軌道 使用效率 運輸裝卸 側連接 上端 船體 搭接 落水 裝卸 港口 軌道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港口重型裝備運輸裝卸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主要是為了提供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有效的避免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的過程中產生的側向滑移甚至落水危害,該滾裝過橋裝置包括過橋梁體,在過橋梁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船側橋頭和岸側橋頭,其中船側橋頭搭接設置在船體連接軌道上,岸側橋頭通過鉸接連接裝置與岸側連接軌道相連接;在過橋梁體、船側橋頭和岸側橋頭的上端還設置有過橋軌道;該新型結構設計的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有效的保證了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過程中的快速高效裝卸過程;有效的提高了重型裝備過橋裝置的安裝使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港口重型裝備運輸裝卸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
背景技術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路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港口貿易越來越多的做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點經濟增長指標,在港口機械貿易的運輸過程中,特別是港口大型機械設備,在滾裝上船過程中需要一種軌道梁體連接船側與岸側,然而船側受潮汐及裝備重量的影響處于一種上下不停浮動的起伏狀態,重型機械裝備在滾裝過橋的過程中極其容易受潮汐的影響而產生側向滑移,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重型裝備的落水危險,所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適用的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主要是為了提供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有效的避免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的過程中產生的側向滑移甚至落水危害,有效的保證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過程中的快速高效裝卸過程;同時有效的提高重型裝備過橋裝置的安裝使用效率,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運輸裝卸成本,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提供了一種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該滾裝過橋裝置包括過橋梁體,在過橋梁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船側橋頭和岸側橋頭,其中船側橋頭搭接設置在船體連接軌道上,岸側橋頭通過鉸接連接裝置與岸側連接軌道相連接;在過橋梁體、船側橋頭和岸側橋頭的上端還設置有過橋軌道。
所述的過橋梁體、船側橋頭和岸側橋頭之間采用焊接整體連接。
在船側橋頭上設置有船側搭接槽,船側搭接槽與船體連接軌道相搭接設置。
所述的鉸接連接裝置包括在岸側橋頭前端底部設置的鉸接圓弧槽,在岸側連接軌道上還設置有與鉸接圓弧槽相匹配的鉸接芯軸。
在岸側橋頭的前端還設置有與岸側連接軌道相匹配的岸側搭接槽。
在該滾裝過橋裝置上還設置有起重吊耳。
所述的起重吊耳在滾裝過橋裝置的兩端分別相互對稱設置為四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新型結構設計的重型裝備滾裝過橋裝置,不但有效的避免了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的過程中產生的側向滑移甚至落水危害,有效的保證了重型裝備在港口裝卸過程中的快速高效裝卸過程;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重型裝備過橋裝置的安裝使用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有效的降低了企業的運輸裝卸成本,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過橋梁體;2為船側橋頭;3為岸側橋頭;4為船體連接軌道;5為鉸接連接裝置;6為岸側連接軌道;7為過橋軌道;8為船側搭接槽;9為鉸接圓弧槽;10為鉸接芯軸;11為岸側搭接槽;12為起重吊耳。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曹妃甸重工裝備有限公司,未經華電曹妃甸重工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218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