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20856.0 | 申請日: | 2019-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184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滿姣;方鏗春;袁凱杰;張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D2/00 | 分類號: | A45D2/00;A45D2/36;A45D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烯 夾板 發熱元件 直發器 控制電路板 溫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 手柄部 直發 發熱 紅外線輻射 均勻發熱 理療 保護蓋 電連接 發熱膜 可控制 并聯 多片 殼體 容置 串聯 頭發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發器,包括包括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和控制電路板,第一夾板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一直發部,第二夾板包括第二手柄部和第二直發部,第一直發部和第二直發部的殼體均設有凹槽及與該凹槽相配合的保護蓋,各凹槽內均容置有石墨烯發熱元件,石墨烯發熱元件連接有溫度傳感器,石墨烯發熱元件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該石墨烯發熱元件為一片或多片串聯或并聯的石墨烯發熱膜。本實用新型的直發器一方面不僅可以發熱速度快,能夠均勻發熱,同時還產生與人體相近的紅外線輻射波,從而達到有良好的理療效果,同時降低頭發水分和營養成分的損失;另一方面,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控制電路板實現直發器使用過程中可控制恒溫發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直發器。
背景技術
美發已成為當今人們追求時尚的一種方式,目前,對頭發進行快速直發造型設計的直發器已成為個人護理的必備工具。傳統直發器一般采用電阻絲發熱或者PTC發熱等方式,采用這些發熱方式的傳統直發器一方面雖然可以可以快速實現頭發造型塑造,但是往往會讓頭發水分和營養成分流失嚴重,導致頭發干燥毛躁無營養;另一方面傳統發熱方式所需輸入能量高,熱損耗高,能耗大,使得直發器易老化,且安全性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直發器,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通過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的直發部相對的一側設置凹槽,將石墨烯發熱元件設置于凹槽內,一方面石墨烯發熱元件為一片或多片串聯或并聯的石墨烯發熱膜,不僅發熱均勻及發熱速度快,熱損耗及能耗低,同時能夠輻射出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線,具有理療功效,有效降低頭發水分和營養成分流失;另一方面,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感應監測石墨烯發熱元件的溫度并將溫度信號傳遞給控制電路板,并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石墨烯發熱元件的發熱溫度和時間等,從而實現直發器使用過程中可控制恒溫發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直發器,包括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和控制電路板,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通過端部的轉軸實現相對可開合的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夾板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一直發部,所述第二夾板包括與所述第一手柄部相對應的第二手柄部和與所述第一直發部相對應的第二直發部,所述第一直發部和所述第二直發部的殼體均設有凹槽及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保護蓋,所述第一直發部的凹槽和所述第二直發部的凹槽相對設置,所述第一直發部的凹槽和所述第二直發部的凹槽內均容置有石墨烯發熱元件,所述石墨烯發熱元件連接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石墨烯發熱元件和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石墨烯發熱元件為一片或多片串聯或并聯的石墨烯發熱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石墨烯發熱元件與所述凹槽內壁之間設置有反射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射層與所述凹槽的內壁之間設置有保溫絕緣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射層采用鋁箔材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石墨烯發熱元件為多片串聯或并聯的石墨烯發熱膜,各石墨烯發熱膜分別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手柄部或第二手柄部的外側還設置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直發器還包括電源連接線,所述電源連接線通過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直發器還包括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通過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電池組件和所述控制電路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手柄部或第一手柄部內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池組件采用可充電電池,所述第一手柄部或第一手柄部還設置有充電USB接口,所述充電USB接口與所述電池組件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208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