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20119.0 | 申請日: | 2019-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86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張衛平;侯曉麗;歐陽芬;劉加力;楊美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施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進<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陽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矸石 生態袋 堆積 木本植物 本實用新型 固定層 細土 草本植物 施工結構 表面設置 生態修復 依次排列 草籽 抓爪 填充 播撒 環繞 生長 土壤 綠化 種植 | ||
1.一種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堆積煤矸石的實際地形在所述堆積煤矸石的表面由下至上逐層碼砌的數個固定層,每個固定層包括在環繞所述堆積煤矸石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數個生態袋;所述生態袋包括袋體以及裝填于所述袋體內的保水土;
相鄰的固定層中的生態袋通過固定抓爪固定連接在一起;
所述生態袋的表面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內種有木本植物,所述木本植物的根基固定于所述生態袋內的保水土中,枝干穿過所述開口生長于所述生態袋外側;
所述數個固定層中相鄰的生態袋交接處的縫隙內填充有細土,所述細土與生態袋表面播撒有草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土包括種植土以及混合于所述種植土中的保水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表面設有多個孔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表面的孔隙率為20%-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的材料為可降解材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為可降解無紡布。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個固定層中的生態袋交錯設置,所述交錯設置指的是:一個固定層中相鄰的兩個生態袋的交接處對應于該固定層上下兩側的兩個固定層中生態袋的非交接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個固定層中生態袋交錯設置,所述固定抓爪為3腳抓爪,所述3腳抓爪包括頭部連接在一起并且腳部分開的3個抓爪;
所述3腳抓爪用于對相鄰的兩個固定層中的3個生態袋同時進行固定,定義相鄰的兩個固定層分別為第一固定層與第二固定層,所述3腳抓爪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層中的第一生態袋與第二生態袋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層中的第三生態袋;所述第三生態袋對應于所述第一生態袋與所述第二生態袋的交接處設置;
所述3腳抓爪的3個抓爪的腳部分別插入所述第一生態袋、所述第二生態袋以及所述第三生態袋中,從而將所述第一生態袋、所述第二生態袋以及所述第三生態袋固定一起。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為灌木或喬木;所述草籽為茅草草籽。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積煤矸石復綠工程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細土為粒徑不大于4.75mm的黏質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施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施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201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路基層壓實度取樣裝置
- 下一篇:一種給排水管道胸腔夯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