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05665.7 | 申請日: | 201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16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芳;程道來;趙健;蔡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竭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9/06 | 分類號: | H02J9/06;H02J3/38;H02J3/3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鄧文武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賢區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發電模塊 繼電器控制組 太陽能光伏逆變器 逆變輸出模塊 本實用新型 安全智能 主控制模塊 儲能模塊 電流采樣模塊 驅動控制模塊 電網安全 接收檢測 市場推廣 輸出控制 電網 逆變器 輸出端 輸入端 并聯 串接 電量 太陽能 存儲 輸出 | ||
1.一種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包括:DSP主控制模塊(a)、太陽能發電模塊(b)、逆變輸出模塊(c)、電流采樣模塊(d)、儲能模塊(e)、驅動控制模塊(f)、第一繼電器控制組(g)、第二繼電器控制組(h)、電網(A)以及負載(B),所述太陽能發電模塊(b)串接于逆變輸出模塊(c)的輸入端,且所述儲能模塊(e)通過第一繼電器控制組(g)并聯于太陽能發電模塊(b)的兩端,且所述逆變輸出模塊(c)的輸出端通過第二繼電器控制組(h)與電網(A)和負載(B)相連,所述DSP主控制模塊(a)用于接收檢測信號并輸出控制信號,且所述DSP主控制模塊(a)的信號檢測端通過電流采樣模塊(d)與電網(A)相連,所述DSP主控制模塊(a)的控制信號輸出端通過驅動控制模塊(f)分別與第一繼電器控制組(g)和第二繼電器控制組(h)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采樣模塊(d)包括第一運算放大器(A1)、第二運算放大器(A2)和電流傳感器,且所述電流傳感器的輸入端串接于電網(A)的相線與零線之間,所述電流傳感器的輸出端兩端均串接有相互間呈并聯分布的第一電阻(R1)和第一電容(C1),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A2)的輸出端與DSP主控制模塊(a)的信號檢測端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控制模塊(f)包括與第一繼電器控制組(g)相連的第一驅動單元和與第二繼電器控制組(h)相連的第二驅動單元,且所述第一驅動單元和第二驅動單元均包括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第一三極管(Q1)和第二三極管(Q2),所述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的陰極和陽極分別與DSP主控制模塊(a)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相連,且所述第一三極管(Q1)集電極連接于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的電源端,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于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于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并同時通過第四電阻(R4)連接于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的輸出端,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連接于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的接地端,且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同時通過第五電阻(R5)連接于IGBT門驅動光電耦合器(U1)的輸出端,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之間還串接有第四電容(C4),所述第四電容(C4)的兩端順序地串接有第一元器件組和第二元器件組,所述第一元器件組和第二元器件組均由電解電容(Vd)、肖特基二極管(VD)和至少三個第六電阻(R6)并聯而成,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和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作為第一驅動單元或第二驅動單元的第一驅動信號輸出端,所述第一元器件組與第二元器件組的共用連接端作為第一驅動單元或第二驅動單元的第二驅動信號輸出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智能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模塊(e)包括蓄電池組(Bat)、第一開關二極管(VD1)、第二開關二極管(VD2)、第三開關二極管(VD3)以及第一功率開關管(VT1),且所述第一繼電器控制組(g)包括第一繼電器(K1)、第二繼電器(K2)以及第二功率開關管(VT2),所述蓄電池組(Bat)的正極和負極通過第一開關二極管(VD1)和第二開關二極管(VD2)連接于太陽能發電模塊(b)的兩端,且所述蓄電池組(Bat)的正極通過第一繼電器連接于第一功率開關管(VT1)的集電極、負極同時通過第二繼電器連接于第二功率開關管(VT2)的集電極,所述第二功率開關管(VT2)的發射極同時與第一功率開關管(VT1)的發射極和第二開關二極管(VD2)相連,且所述第一功率開關管(VT1)的集電極通過第三開關二極管(VD3)連接逆變輸出模塊(c)的輸入端的一端,所述第一功率開關管(VT1)的發射極連接逆變輸出模塊(c)的輸入端的另一端,所述驅動控制模塊(f)的輸出端分別連接于第一功率開關管(VT1)的基極和第二功率開關管(VT2)的基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竭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竭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0566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儲能車用供電系統
- 下一篇:具有無縫切換能力的不間斷電源





